期刊简介

本刊报道血液学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研究论文,包括实验血液学,分子血液学,临床血液学,肿瘤血液学,免疫血液学,移植血液学,输血学,止血与栓塞,血液病新药和新诊疗措施等。本刊面向生物医学科研单位学者、医学院校相关教学人员和临床医务工作者。本刊设“论著”,“研究报告”和“综述”三大栏目。血液学领域的中高级科技人员为本刊主要撰稿群和读者群。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实验血液学杂志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4423/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4423/R

邮发代号: 2-389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34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 主管单位:实验血液学杂志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1-4423/R
  • 国内刊号:11-4423/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介绍

本刊报道血液学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研究论文,包括实验血液学,分子血液学,临床血液学,肿瘤血液学,免疫血液学,移植血液学,输血学,止血与栓塞,血液病新药和新诊疗措施等。本刊面向生物医学科研单位学者、医学院校相关教学人员和临床医务工作者。本刊设“论著”,“研究报告”和“综述”三大栏目。血液学领域的中高级科技人员为本刊主要撰稿群和读者群。

本刊栏目设置
读者·作者·编者、论著_白血病基础与临床、论著_淋巴瘤基础与临床、论著_多发性骨髓瘤基础与临床、论著_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论著_骨髓增殖性肿瘤、论著_血小板、血栓与贫血、论著_输血医学、论著_造血干细胞移植与移植物抗宿主病、论著_血液病毛霉菌感染、综述
本刊数据库收录/荣誉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投稿须知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社征稿要求

  ① 文稿格式:题目、全部作者姓名、单位、地址、邮编号、中文和英文摘要、中文和英文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用英文撰写的稿件附中文摘要,文章为科研基金资助项目应注明基金名称和编号。 

  ② 论著:除中、英文摘要外,正文应包括前言、材料和方法、研究结果、讨论、参考文献等五大组成部分。论著的字数不限,版面数不限。

  ③ 综述或专论:综合近年来特别是最近5年来文献中的最新研究进展,突出新进展、新概念,选题宜小。

  ④ 摘要:论著的中、英文摘要内容必须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四大要素,并按此顺序编写。

  ⑤ 材料和方法:所用的动物、细胞(原代细胞、细胞系或细胞株)、药品、试剂和仪器等必须说明来源、规格和批号。

  ⑥ 图和表的题目、内容及注释均用英文表达。表的格式采用三线表。

  ⑦ 参考文献:一篇参考文献的作者3人以内全部列出,超出3人只引用前3名,后加“等”(et al)。

  具体著录格式为:作者. 题名. 刊名, 出版年; 卷号(期): 起止页。书籍的著录格式为:作者. 书名.版次(第1版略),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页(所在页)。书籍章节的著录格式为:章节作者. 章节题目.见(In): ××主编者.书名.版次(第1版略),出版地: 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页。专利的著录格式为:作者. 题名.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年;卷(期):起页-止页)。

  ⑧本刊按收稿日期排队刊出录用的稿件。因技术职称、研究生毕业、课题基金特殊原因申请“加急”刊出的稿件加收50%版面费,有彩图的稿件加收彩版印刷费(1 000元/1个版面即1页)。稿件刊出后付给作者稿酬,并赠作者当期杂志3本。


期刊引用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影响因子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发文量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总被引频次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往期文章
  • 伊马替尼治疗尼洛替尼不耐受的慢性髓系白血病

    目的:探讨慢性髓系白血病(慢性期)个体化治疗方案的选择.方法:对1例尼洛替尼不耐受的慢性髓系白血病(慢性期)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过程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在完善相关检查确诊为慢性髓系白血病(慢性期)后给予尼洛替尼治疗.治疗3个月时评估病情,患者虽然获得了主要分子学缓解(MMR)和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CCyR),但在治疗的过程中发生3-4级的肝毒性,经过药物的减量及对症治疗,患者在3次停药后换用伊马替......

    作者:齐晶;徐又海;何合胜 刊期: 2018- 02

  • 共刺激分子B7-H3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共刺激分子B7-H3是2001年新发现的一个B7免疫调控家族成员.虽然B7-H3mRNA广泛分布于淋巴和非淋巴器官中,但其蛋白表达谱局限,在正常组织中不表达或极低表达.B7-H3的受体尚未明确,可能是髓样细胞触发受体家族成员TLT-2.B7-H3在适应性免疫应答中发挥了重要的免疫调节功能,具有共刺激和共抑制的双重作用,确切机制尚存在争议.研究发现,B7-H3分子在多种实体肿瘤组织和细胞中异常高表达......

    作者:张巍;王晶;克晓燕 刊期: 2015- 06

  • 细胞周期蛋白A1 mRNA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本研究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MDS)患者中细胞周期蛋白A1(cyclinA1)mRNA表达及其临床意义.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56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患者及10例正常人骨髓细胞中的cyclinA1表达及cdk2、p21cipl的mRNA表达.结果表明:MDS患者中cyclinA1的阳性率及mRNA表达水平(69.64%;0.964±1.879)均较正常人(0%;0.012±......

    作者:贾晋松;徐世荣 刊期: 2009- 02

  • 围术期输血对患者术后感染的影响

    本研究通过对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术后感染病例的回顾性分析,探讨患者围术期的输血状况是否会加重术后感染程度.应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输血科开发软件“临床输血数据库”进行检索,选取150例外科手术后感染病例,按感染部位分为深部感染组和浅部感染组,对两组患者的年龄、住院时间、红细胞输注量、非红细胞输注量、输血次数和平均每次输血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发生浅部感染患者的中位红细胞输注量和非红细胞输注量分......

    作者:庄远;张冬青;王淑英;周武;潘纪春;汪德清 刊期: 2013- 01

  • 人vW因子A3区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及其生物学流行性的研究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是介导血小板粘附到细胞外基质的桥梁,在血栓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可通过阻断vWF与细胞外基质的结合而阻断血小板的粘附.本研究目的是研究一种抗血栓形成的新疗法.应用RT-PCR方法从人脐带内皮细胞中克隆vWFA3区基因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应用胶原结合试验及竞争抑制实验分析rvWF-A3蛋白的生物学活性.结果表明:表达的重组蛋白量占菌体总蛋白的46%,包涵体经过变性、纯化和......

    作者:祝怀平;王迎春;季顺东;白霞;江淼;阮长耿 刊期: 2004- 02

  • 几种双向凝胶电泳蛋白质检测方法的比较

    本研究对蛋白质染色法进行比较和分析,以求获得满足蛋白质组研究所需的适宜的蛋白质检测法.实验采用2-D电泳分离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株NB4的全蛋白及1-D电泳分离蛋白质分子量标准物,从蛋白质检测的灵敏性、质谱兼容性、操作的简便性等角度,比较了传统考马斯亮蓝染色法、胶体考马斯亮蓝染色法、改良考马斯亮蓝染色法和银染法4种蛋白质着色法对凝胶分离蛋白质的检测影响,探讨了影响蛋白质染色与鉴定的影响因素.结果显......

    作者:秦慧;刘霆;柳斌;宋鑫;黄欣;杨金亮;赵霞;魏于全 刊期: 2006- 01

  • 骨髓内皮细胞产生造血抑制因子

    本研究探讨骨髓内皮细胞分泌的造血抑制因子在扩增造血祖细胞中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收集无血清膏髓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BMEC-CM),离心超滤,获得>10kD和<10kD的组分,以观察BMEC-CM原液及其>10kD和<10kD组分对CFU-GM及HPP-CFC的增殖作用的影响;检测骨髓内皮细胞及BMEC-CM中抑制因子的表达,用抗体中和实验检测BMEC-CM中的抑制因子对造血集落的抑制活性;......

    作者:程腊梅;王绮如 刊期: 2002- 06

  • 冬凌草甲素对多发性骨髓瘤抗肿瘤的机制研究

    本研究探讨冬凌草甲素(Oridonin)对人多发性骨髓瘤(MM)细胞株U266抗肿瘤作用及其分子机制.CCK-8法检测冬凌草甲素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瑞氏染色法观察细胞的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U266细胞FGFR3、BCL2、CCND1、MYC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Westernblot方法分析BCL2、MYC、CCND1、FGFR3和P53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

    作者:段浩清;李绵洋;高丽;张俊峰;王蔚;李燕;马一盖;王成彬 刊期: 2014- 02

  • 1例伴12三体染色体核型异常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转化为Richter综合症

    本研究探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患者的临床特征、染色体核型与Richter综合症(RS)发生的关系.利用血清学检测、流式细胞术和间期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等方法,随访观察1例RS患者发病时的临床特征、染色体核型、治疗方式及其反应和病情演化.结果表明,患者发病时呈现典型的CLL表现,即表达CD5、CD19、CD23,但FMC7、CD38和ZAP70表达阴性;Binet分期C期,伴12三体染色体核型异......

    作者:许贞书;张金燕;战榕;郑志宏;吴顺泉;陈志哲 刊期: 2012- 02

  • B型全血加入不同剂量O型全血后游离血红蛋白变化

    为了解B型全血加入不同剂量O型全血后在37℃与室温条件下游离血红蛋白的变化,随机抽取4℃保存24小时B型全血两人份,分别分装为60ml,按不同比例加入O型全血9、12、15、18ml置入100ml塑料血袋内混匀后,分别放置在37℃孵箱和室温条件下,间隔15分钟摇动1次.分别在1、2、4、8和12小时留取标本做游离血红蛋白检查.结果表明:B型全血加入不同剂量O型全血,在12小时内游离血红蛋白量的变化......

    作者:肖瑞卿;赵树铭;曾杰;许聃;陈英;吴建君;胡建;许汝福;刘景汉 刊期: 2005- 02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