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报道血液学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研究论文,包括实验血液学,分子血液学,临床血液学,肿瘤血液学,免疫血液学,移植血液学,输血学,止血与栓塞,血液病新药和新诊疗措施等。本刊面向生物医学科研单位学者、医学院校相关教学人员和临床医务工作者。本刊设“论著”,“研究报告”和“综述”三大栏目。血液学领域的中高级科技人员为本刊主要撰稿群和读者群。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实验血液学杂志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4423/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4423/R
邮发代号: 2-389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34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 主管单位:实验血液学杂志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1-4423/R
- 国内刊号:11-4423/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长距离PCR检测重型血友病A病人凝血因子Ⅷ基因倒位
为了筛查山东省重型血友病A(hemophiliaA,HA)凝血因子Ⅷ基因倒位的患者并检出携带者,采用长距离DNA扩增(LD-PCR)方法,以0.6%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检测临床上确诊的55例重型HA患者及其家系成员中是否存在凝血因子Ⅷ(FⅧ)基因倒位.电泳出现11kb带,示凝血因子Ⅷ基因倒位;12kb带,示非倒位;这两条带同时出现者为凝血因子Ⅷ基因倒位携带者.结果表明:55例无亲缘关系的重型HA患......
作者:丁培芳;孙汶生;王勤友;刘德春;张雪芹;滕彬;申法奎 刊期: 2003- 04
-
VEGF及其受体在恶性血液细胞系HL-60及Raji的表达
为了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恶性血液病中的作用,以恶性血液细胞系HL-60和Raji为实验对象,应用RT-PCR及ELISA法检测肿瘤细胞.VEGF基因的表达,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测定细胞表面VEGF受体Flt-1的表达.结果显示:髓性白血病细胞系HL-60和淋巴瘤细胞系Raji中均存在VEGF-mRNA的表达.在培养48小时后,HL-60细胞和Raji细胞的培养上清液中VEGF含量......
作者:叶进;刘复强;吴轶苹 刊期: 2003- 04
-
rhG-CSF和rhSCF对正常猴外周血白细胞和CFU-GM数的影响
为了观察重组人干细胞因子(rhSCF)和(或)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动员外周血干细胞的效果,本研究将15只正常成年猕猴分成3组,每天1次,连续14天分别皮下注射赋形剂、rhG-CSF10μg/(kg*d)和rhSCF50μ/(kg*d)+rhG-CSF10μ/(kg*d).结果表明,单独给rhG-CSF组的外周血白细胞数高值在给药后第7天出现,为给药前值的411%,其后很快下降.联合......
作者:郝静;熊国林;柳晓兰;赵振虎;郭德煌;赵蓓蕾;王欣茹;陈松森;雒蓬轶;罗庆良 刊期: 2003- 04
-
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胚胎干细胞造血分化的影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作为骨髓基质细胞的前体细胞,在体外具有一定的造血支持作用,与造血干细胞共移植可促进其植入.本研究旨在初步探讨应用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胚胎干细胞共培养作为一种新的分化体系的可行性.首先分离、培养并鉴定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然后利用扩增培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胚胎干细胞共培养,通过造血集落培养和RT-PCR观察造血分化的特点.结果表明,分离、扩增培养至第四代之后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形态......
作者:王晓燕;刘兵;苑春慧;要晖宇;毛宁 刊期: 2003- 04
-
胚胎干细胞来源的BL-CFC可产生高增殖潜能造血祖细胞
小鼠胚胎干细胞(embryonicstemcell,EScell)体外分化2.5-3.5天形成的拟胚体(embryoidbody,EB)中可产生原始细胞集落形成细胞(blastcolony-formingcell,BL-CFC),后者具有造血和内皮细胞双向分化潜能,是目前体外实验可检测到的早期的定向造血分化的细胞.本研究建立BL-CFC培养体系,并通过造血祖细胞集落培养、免疫荧光标记以及巢式RT-......
作者:要晖宇;刘兵;原野;毛宁 刊期: 2003- 04
-
转基因骨髓基质细胞对人脐血CD34+细胞体外扩增作用的研究
为探讨转染FL基因的人原代骨髓基质细胞对脐血CD34+细胞的体外扩增效应,建立了转基因骨髓基质细胞与人脐血CD34+细胞共培养体系.采用免疫磁珠法分离人脐血CD34+细胞,在不同的体外培养体系中进行培养并取样检测细胞总数,CFC和CD34+细胞百分率.结果表明,在不同组合的培养体系中,转基因骨髓基质细胞培养体系较骨髓基质细胞培养体系和无滋养层培养体系对有核细胞总数,CFC含量和CD34+细胞含量均......
作者:刘刚;张毅;刘元林;何津;江小霞;毛宁 刊期: 2003- 04
-
多西环素诱导表达下IL-3基因转染小鼠骨髓基质细胞促进造血
本研究探讨用多西环素调控IL-3基因表达的小鼠骨髓基质细胞系对小鼠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的促进作用.构建含小鼠IL-3基因逆转录病毒载体系统,转染小鼠骨髓基质细胞系,获得QXMSC1Tet-on-IL-3;体外加入多西环素诱导IL-3基因表达并检测IL-3表达活性;观察细胞培养条件上清液对造血祖细胞集落形成单位的作用及QXMSC1Tet-on-IL-3与骨髓细胞共培养对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结果表......
作者:蒋激扬;李爱玲;谢蜀生 刊期: 2003- 04
-
一氧化氮对慢性病贫血大鼠铁代谢影响
本研究探讨一氧化氮(NO)在慢性病贫血(ACD)发病中的作用及对铁代谢影响的机制,为ACD的防治提供实验依据.在建立传统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动物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反复注射弗氏完全佐剂,建立ACD大鼠动物模型.利用此模型观察不同处理组NO浓度的改变与贫血及铁代谢的关系.结果表明:ACD组血清NO浓度和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显著增高,贫血明显,血清铁、总铁结合力、转铁蛋白饱和度、红细胞内铁蛋白、骨......
作者:王强;廖清奎 刊期: 2003- 04
-
Ph+/bcr-abl+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微小残留病变的细胞遗传学分析、巢式RT-PCR及流式细胞术检测
为了探索检测Ph+/bcr-abl+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的微小残留病变(MRD)的简便而灵敏的方法,对84例初治ALL患者和其中的缓解期患者的骨髓分别用细胞遗传学、流式细胞术和巢式RT-PCR检测.结果表明,缓解期患者骨髓中不存在Ph′染色体,巢式RT-PCR方法检测到11/14例缓解期患者存在MRD(bcr-abl融合基因)(阳性率78.57%),而流式细胞术检测到5/14的缓解期患......
作者:薛芳;董作仁;张冰;高丽霞 刊期: 2003- 04
-
端粒酶抑制剂联合辐射对小鼠骨髓造血的抑制作用
为了探讨端粒酶抑制剂联合X线照射对荷瘤小鼠的骨髓抑制作用,采用正交实验设计,应用端粒酶抑制剂[AZT300mg/(kg*d),lamivudine150mg/(kg*d)]联合X线照射(2Gy×5次/1周)处理移植性乳腺癌(MA782)小鼠,观察其对骨髓有核细胞、外周血像及骨髓端粒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未处理、单纯X线照射、单纯lamivudine和单纯AZT处理的小鼠骨髓有核细胞数(×107/......
作者:阮晓峰;薛明慧;周云峰 刊期: 2003- 04
动态资讯
- 1 87例成人Ph染色体阴性ALL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 2 多发性骨髓瘤骨病治疗研究进展
- 3 高三尖杉酯碱诱导K562细胞凋亡的时间节律性及其机制研究
- 4 婴儿ABO血型的鉴定及应用于临床输血
- 5 rhG-CSF对健康供者T细胞CCR5表达的不同调控及其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相关性研究
- 6 凝血酶激活的纤溶抑制物编码区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相关性分析
- 7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的血型检定研究
- 8 SiRNA干扰β-catenin对K562细胞在体内成瘤能力作用的研究
- 9 血小板特异性糖蛋白抗体和HLA抗体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表达
- 10 芒果甙诱导慢性髓系白血病K562细胞凋亡
- 11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伴有TEL-AML1融合基因表达的免疫表型特点分析
- 12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血清PTK7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 13 套层细胞淋巴瘤细胞系中染色体13q31-q32上miR-17-92基因簇的DNA序列研究
- 14 不同方式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临床分析
- 15 Fas/FasL信号转导通路在DADS诱导K562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 16 单独采集血小板和浓缩血小板在保存期中的活化情况
- 17 10例T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特征分析
- 18 原癌基因C-MYC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研究进展
- 19 K562和SiHA细胞株经γ-射线照射后细胞周期阻滞与ATM表达量的关系研究
- 20 1,4-苯醌对IFN-γ不同基因型髓系祖细胞集落生长影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