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报道血液学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研究论文,包括实验血液学,分子血液学,临床血液学,肿瘤血液学,免疫血液学,移植血液学,输血学,止血与栓塞,血液病新药和新诊疗措施等。本刊面向生物医学科研单位学者、医学院校相关教学人员和临床医务工作者。本刊设“论著”,“研究报告”和“综述”三大栏目。血液学领域的中高级科技人员为本刊主要撰稿群和读者群。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实验血液学杂志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4423/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4423/R
邮发代号: 2-389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34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 主管单位:实验血液学杂志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1-4423/R
- 国内刊号:11-4423/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血细胞中P2家族嘌呤受体表达和功能的研究进展
核苷酸类物质是细胞间通讯载体,通过P2家族嘌呤受体向细胞内传递信号.P2家族受体分为结构和功能不同的P2X和P2Y家族受体,不同的血细胞表达不同类型的P2受体,在胞外三磷酸腺苷(ATP)的作用下,产生多种生物学效应:调节细胞增殖、分化、迁移、趋化、细胞因子和溶酶体成分的释放以及活性氧和氮化物的产生等.P2受体的异常与人类疾病的关系备受关注.本文就血液系统各类血细胞中P2受体亚型的表达情况和功能进行......
作者:冯文利;王丽娜;郑国光 刊期: 2015- 05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染色体畸变研究进展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syndromes,MDS)是一组以一系或多系骨髓病态造血及外周血细胞减少和高风险向白血病进展为特征的造血系统恶性克隆性疾病.MDS常伴有多种染色体畸变,染色体畸变在MDS的发病、诊断及预后评估中有重要的意义.约一半的MDS都有染色体畸变,以非平衡异常为主,不同的染色体畸变类型预示不同的转归.染色体平衡易位虽然发生率相对较低,但似乎伴平衡易位的患者......
作者:茹晓;张凌岩;李英 刊期: 2015- 05
-
涉及1q21及12p13的核型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许多造血系统恶性克隆性疾病存在获得性、重现性染色体异常,其中染色体交互易位是常见的异常之一.然而,还有很多染色体异常发生率较低,与疾病的关联性不明确,其临床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其中有一种涉及1号染色体长臂和12号染色体短臂交互易位的核型异常--t(1;12)(q21;p13),为罕见的染色体核型改变,目前国内外相关报道仅见于6例患者,且皆为血液系统疾病,分别为急性髓系白血病1例、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
作者:贾茹 刊期: 2015- 05
-
多发性骨髓瘤发病的分子机理和恶性克隆演化
几乎所有多发性骨髓瘤(MM)病例都可能出现导致基因变异的染色体易位,其易位主要发生在IGH基因位点,在易位后与一些致癌基因融合.常见的IGH基因易位结合位点和融合基因包括染色体11q13(CCND1),4p16(FGFR/MMSET),16q23(MAF),6p21(CCND3)和20q11(MAFB).所有IGH易位影响一个共同的细胞周期信号通路.MM是一个从癌前病变到癌性病变机制的特殊研究模型......
作者:丁飞;朱平;伍学强 刊期: 2015- 05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造血细胞增殖分化异常研究进展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syndrome,MDS)是一组克隆性造血干/祖细胞疾病,其主要临床特征是病态造血及无效造血、难治性血细胞质/量异常,以及高风险向急性白血病转化.本文通过对这一领域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表明MDS存在造血细胞分化异常,与血细胞生成有关的细胞和分子因素与MDS的发病机制相关,这些因素可以影响细胞周期相关基因、转录因子、抗凋亡基因及抑癌基因等,结果导......
作者:李丽娟 刊期: 2015- 05
-
CALR基因突变与JAK2/MPL突变阴性的骨髓增殖性肿瘤的关系
200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将JAK2V617F基因突变列为BCR/ABL阴性的骨髓增殖性肿瘤(myeloproliferativeneoplasms,MPN)特异性的分子诊断标志物,2013年国外两个研究小组同时在新英格兰杂志发表文章应用全基因组测序技术(wholegenomeshot-gun,WGS)检测到JAK2V617F-和MPL-的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ssentialthrombo......
作者:董露;申徐良;魏武 刊期: 2015- 05
-
CSN复合物在ATRA诱导APL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探索CSN复合物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中的表达及其在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急性早幼粒细胞分化中的作用.方法:以NB4细胞为实验对象,通过细胞形态学观察及流式细胞术的CD11b检测以监测ATRA诱导分化;用Westemblot及逆转录荧光定量PCR检测CSN复合物在细胞分化过程中的变化,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检测APL患者及其治疗缓解后CSN复合物亚基的表达情况.结......
作者:刘淑媛;万腊根;高琳琳;孔蕴源;李欣;张长林 刊期: 2015- 05
-
MBL ExonI 54位点和NFκB1-94ins/del ATTG基因多态性与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性发热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汉族人群的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annan-bindinglectin,MBL)结构基因第1外显子第54位点和NFκB1基因启动序列-94ins/delATTG基因多态性与初诊急性白血病患者首次化疗后发生粒细胞缺乏性发热的相关性.方法:检测汉族人群初诊急性白血病(M3型除外)接受首次化疗患者的MBLExonI54位点和NFκB1-94ins/delATTG基因多态性分布,分析两种基因多态......
作者:徐文宁;蒋祖军;李勇华;肖浩文;高飏;庞妍;欧阳玲;刘增慧;张乐琴 刊期: 2015- 05
-
抗人IL1RAP单克隆抗体重、轻链基因的克隆及重组嵌合受体的构建
目的:克隆抗人IL1RAP(IL-1receptoraccessoryprotein)单克隆抗体(McAb)可变区基因及构建嵌合抗原受体(CAR)重组质粒.方法:采用RACE、重叠延伸PCR技术,从3H6E10、10D8A7杂交瘤细胞总RNA中克隆扩增IL1RAPMcAb的重链可变区(VH)和轻链可变区(VL)段DNA,并连接成IL1RAP特异性单链抗体可变区基因片段(scFv).将hCD8α跨膜......
作者:尹玲玲;阮素红;田宇;赵恺;徐开林 刊期: 2015- 05
-
三氧化二砷联合全反式维甲酸应用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联合全反式维甲酸(ATRA)应用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方法:收集本院2011年1月-2014年12月间收治的159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75例采用As2O3联合全反式维甲酸(ATRA)治疗,43例采用单独As2O3治疗,剩余41例采用单独ATRA治疗,比较3组患者治疗8个疗程后的心肌酶学、肝功能指标变化,死亡、完全缓解比率、达到完全缓解......
作者:王丽莉;任永强 刊期: 2015- 05
动态资讯
- 1 直接接触骨髓基质HS-5细胞可降低HEL细胞对药物的敏感性
- 2 5-氟尿嘧啶诱导的造血损伤中骨髓基质重建相关基因的表达及其意义
- 3 探讨流式细胞术检测胞浆抗原的方法及其在白血病免疫分型中的意义
- 4 大颗粒T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免疫基因诊断和西罗莫司治疗
- 5 IL-2和IL-15的生物学及免疫治疗应用研究进展
- 6 Nucleostemin表达下调对p53缺失型HL-60细胞自噬活性的影响
- 7 Notch信号通路和多发性骨髓瘤
- 8 ABO血型不合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骨髓空虚期血型的血清学特性研究
- 9 改进的RT-PCR检测PML/RARα融合基因快速诊断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 10 脐血采集和分离过程中病原微生物污染概率的研究
- 11 血小板内蛋白激酶C活化诱导血小板发生凋亡
- 12 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迟发性非感染性肺部合并症的临床研究
- 13 慢性ITP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JAK2/STAT3mRNA的表达及意义
- 14 Notch信号分子在人淋巴瘤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
- 15 抑制移植排斥的新途径--CⅡTA 反义RNA的生物学活性
- 16 低温保存血小板的制备与质控效果的观察
- 17 血站核酸检测实施后献血者血液检测模式的研究
- 18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急性髓系白血病动物模型中表达的动态分析
- 19 重症先天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基因突变和急性白血病转化
- 20 血友病凝血因子抗体的诊断及影响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