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报道血液学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研究论文,包括实验血液学,分子血液学,临床血液学,肿瘤血液学,免疫血液学,移植血液学,输血学,止血与栓塞,血液病新药和新诊疗措施等。本刊面向生物医学科研单位学者、医学院校相关教学人员和临床医务工作者。本刊设“论著”,“研究报告”和“综述”三大栏目。血液学领域的中高级科技人员为本刊主要撰稿群和读者群。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实验血液学杂志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4423/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4423/R
邮发代号: 2-389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34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 主管单位:实验血液学杂志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1-4423/R
- 国内刊号:11-4423/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基因atm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突变基因(atm)为肿瘤抑制基因,位于人类染色体的11q22-23,主要参与DNA损伤识别和修复,并在DNA双链断裂诱导的信号级联转导通路中起到枢纽作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可出现高频率的atm基因杂合性缺失和核苷酸突变,并与其发病及侵袭性病程有关.本文将对atm基因的特点、作用机制及其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朱丹霞;徐卫;李建勇 刊期: 2008- 05
-
小RNA在血液肿瘤研究中应用的新进展
小RNA包括siRNA和miRNA两种,前者是伴随着RNAi现象发现的,是对外源基因剪切加工形成的,是生物维持自身基因组稳定性的一种机制.而miRNA是基因组中固有的,是在转录后水平调节基因表达的重要机制.小RNA的作用方式有两种:介导目标RNA降解和抑制蛋白质翻译.前者要求小RNA与目标RNA精确互补,而后者只要求部分互补,采取何种机制取决于互补程度而不是其来源.RNAi作为下调基因表达的手段,......
作者:李增军;邱录贵 刊期: 2008- 05
-
去甲基化在白血病上的研究进展
DNA甲基化是白血病表观遗传学改变中较常见的改变.在白血病的发展中,甲基化对基因表达的调控和基因结构的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造血干细胞移植和化疗是目前治疗白血病的常用方法.遗憾的是,合适的移植供者难以找到,而且白血病的复发和耐药是化疗中的大问题.由于甲基化的可逆性,降低甲基化水平的药物就成了治疗白血病的新手段.地西他滨是用于降低甲基化的常用药物.本文对甲基化与肿瘤、甲基化与血液病,甲基化的检测方法和......
作者:寿倍明;陈宝安;刘德龙 刊期: 2008- 05
-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分型施治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发病涉及血小板免疫性破坏增多和骨髓巨核细胞产生血小板过少两个方面.经典的ITP治疗只涉及抑制血小板免疫破坏的一个方面,即采用免疫抑制刺如糖皮质激素、免疫球蛋白和抗-D抗体(针对Rh系统D抗原的抗体),也有采用长春新碱或抗人CD20单克隆抗体清除B淋巴细胞,以及环孢菌素等免疫抑制剂等.时难治性病例还要进行脾脏切除手术.虽然免疫抑制治疗方案对大多数患者治疗有效,但30......
作者:卢学春;朱宏丽;姚善谦 刊期: 2008- 05
-
Notch信号在造血祖细胞扩增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造血祖细胞扩增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传统的方法扩增往往导致造血祖细胞的分化.Notch受体和配体在造血系统中广泛存在,活化的Notch信号可抑制造血祖细胞的分化而促进其扩增,提示可以通过Notch信号途径实现对造血祖细胞的扩增.本文就Notch信号通路、Notch信号与造血祖细胞维持、Notch信号与造血祖细胞扩增,Notch信号维持造血祖细胞未分化状况的分子机制,进行了综述.......
作者:李国辉;黄斯勇;康志杰;徐恒;梁英民 刊期: 2008- 05
-
高浓度葡萄糖诱导红细胞磷脂酰丝氨酸暴露的机制研究
本研究探讨高浓度葡萄糖诱导红细胞磷脂酰丝氨酸(PS)暴露的机制.将红细胞于葡萄糖缓冲液中孵育后用流式细胞术分析PS标记率和前向角值;检测caspase-3和caspase-8的活化情况;用流式细胞术和荧光显微镜观察亮抑酶肽对葡萄糖引起的红细胞PS暴露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葡萄糖可以诱导红细胞PS暴露,而且其效率和葡萄糖浓度密切相关.随着葡萄糖浓度的增加,红细胞的Ps标记率呈逐步增加的趋势,当葡萄糖......
作者:权国波;韩颖;杨超;扈文博;刘敏霞;刘安;王艳;王捷熙 刊期: 2008- 05
-
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Lewis血型抗体引起的输血反应
为了分析1例溶血性输血反应产生的原因,用谱细胞和Le(a-b-)表型细胞鉴定患者血清中的抗体,用抗Lea和抗Leb血型试剂鉴定患者红细胞表型,用PCR测序方法分析LE基因(FUT3基因)全编码区序列.结果表明:患者血清中有抗Lea和抗Leb抗体,血型表型为Le(a-b-),LE基因型为无效等位基因纯合子(le59,508).结论:抗Leb抗体可引起溶血性输血反应,患者FUT3基因突变导致Le(a-......
作者:洪小珍;许先国;朱发明;马开荣;严力行 刊期: 2008- 05
-
机采血小板保存期内血小板聚集功能和可溶性P-选择蛋白的变化
本研究探讨保存期内的机采血小板的聚集功能和可溶性P-选择蛋白含量的改变.收集20份机采血小板样品,分别在保存期第1天(0-24小时)、第2天(24-48小时)、第3天(48-72小时)、第4天(72-96小时)和第5天(96-120小时)检测血小板的聚集功能和可溶性P-选择蛋白含量.结果表明:以ADP作为诱导剂,保存期内机采血小板的血小板聚集功能降低明显,与第1天组比,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作者:谢作听;杨丽红;陶志华;王明山;洪俊英;周武;陈增强;戴美杰 刊期: 2008- 05
-
单采血小板储存样品中某些细胞因子含量的变化
本研究探明不同血细胞分离机所采集的单个供者血小板(singledonorplateleta,SDP)在储存期间细胞因子含量的变化.使用MCS+、Trima和Amicus3种血细胞分离机采集18份SDP,于血库标准条件下储存,于第1、3、5、7天取样检测储存期内白介素8(IL-8)、RANTES、CD154和肿瘤生长因子β1(TGF-β1)、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等细胞因子含量的变化情况.......
作者:徐健;沈卓岚;俞丽;杨劲;虞容;孟忠华;吕杭军;严力行 刊期: 2008- 05
-
血小板保存3天后再冷冻保存的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
本研究探讨血小板常温保存3天后再进行-80℃冰箱内冷冻保存及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对当天冷冻和保存3天后再冷冻血小板进行了计数,并检测聚集力、黏附力以及CD62p的表达,并通过可对比性病例观察保存3天后再冷冻与当天冷冻血小板临床应用的可能性.结果表明:在保存期3天之内血小板数量、低渗性休克反应、黏附功能无显著差异性改变(p>0.05),但聚集功能和CD62p的表达率的变化有显著性差异(p<0.05).......
作者:丁国良 刊期: 2008- 05
动态资讯
- 1 细胞因子在骨髓增殖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 2 小剂量CAG与MA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疗效对比
- 3 HLA相合亲缘供受者自然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基因的分析
- 4 急性白血病免疫治疗的研究现况和前景
- 5 亚硝基谷胱甘肽对冰冻血小板聚集及一氧化氮含量的影响
- 6 MicroRNA-210与微小残留病灶的联合检测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预后意义
- 7 磁珠双阳性分选法在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患者骨髓CD34+CD59+细胞体外扩增的应用
- 8 兔骨髓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 9 小鼠骨骼肌源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与培养
- 10 TCR独特型DNA疫苗诱导抗淋巴系统肿瘤免疫反应的实验研究
- 11 非清髓性单倍体骨髓移植后输注供体免疫细胞治疗白血病的研究
- 12 β-连环素在白血病细胞株的异常定位研究
- 13 MHC结构与功能的研究进展
- 14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逆转黏附诱导的骨髓瘤细胞的耐药性
- 15 PSMB5基因G322A突变及硼替佐米耐药的JurkatB细胞与其亲本细胞蛋白质表达谱的差异研究
- 16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过继免疫治疗B细胞性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疗效分析
- 17 23例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回顾性分析
- 18 高通量测序技术在新生儿地中海贫血基因筛查中的应用
- 19 重组人EPO对rhIL-6诱导HepG2细胞和人原代肝细胞Hepcidin mRNA表达的抑制作用
- 20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分子遗传学异常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