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报道血液学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研究论文,包括实验血液学,分子血液学,临床血液学,肿瘤血液学,免疫血液学,移植血液学,输血学,止血与栓塞,血液病新药和新诊疗措施等。本刊面向生物医学科研单位学者、医学院校相关教学人员和临床医务工作者。本刊设“论著”,“研究报告”和“综述”三大栏目。血液学领域的中高级科技人员为本刊主要撰稿群和读者群。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实验血液学杂志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4423/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4423/R
邮发代号: 2-389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34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 主管单位:实验血液学杂志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1-4423/R
- 国内刊号:11-4423/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miRNA在造血调控和骨髓增殖性肿瘤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microRNA(miRNA)是一类广泛存在于各种真核生物中大小约为19-25个碱基的单链非编码小分子RNA,miRNA在转录后水平通过促进靶mRNAs的降解或抑制其翻译过程而发挥负调控的作用.已有研究表明,面RNA能参与造血调控,进而与血液系统疾病的发生存在密切的关系.本文就近年来miRNA在血液细胞分化调控中的作用及其与骨髓增殖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关系,诸如miRNA与淋巴细胞生成,miRNA与......
作者:林君;战榕 刊期: 2011- 04
-
逆转录病毒介导的髓系白血病小鼠模型研究的新进展
白血病的发生与多种遗传学异常如染色体易位和基因突变等密切相关,建立携带这些遗传学异常的小鼠模型是研究白血病发病机制和靶向治疗的有力工具.通过逆转录病毒介导的小鼠模型的建立,证实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AML1-ETO、PML-RARα、NUP98-HOX和MLL-AF9等融合基因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还发现额外的遗传学异常能与AML中常见融合基因协同作用导致小鼠发生AML,如C-KITN......
作者:施琳;王月英;陈赛娟 刊期: 2011- 04
-
微小RNA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内源性、非编码的长度约22个核苷酸的单链RNA分子,在多种物种间高度保守.miRNA分子参与体内众多生理、病理过程,如发育、分化、凋亡、细胞增殖和肿瘤发生.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syndrom,MDS)是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异质性克隆性疾病,以无效的病态造血和高风险向白血病转化为特征.本文就miRNA分子在MDS发病及预后中扮演......
作者:杨宇娟 刊期: 2011- 04
-
多发性骨髓瘤免疫表型流式细胞术研究新进展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myeloma,MM)是一种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以浆细胞恶性增殖、溶骨破坏为特征,表现为M蛋白、骨骼破坏、贫血、肾功能受损和免疫功能异常.通过流式细胞术(flowcytometry,FCM)检测其免疫表型特点,已经作为血液系统疾病的常用检测手段,在辅助诊断、评估预后以及监测微小残留病灶方面的价值,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学者认同.本文就将免疫表型分析在MM中的应用进展方面......
作者:郜晓 刊期: 2011- 04
-
间充质干细胞对系统性红斑狼疮血栓易发状态的免疫调节和修复机制研究新进展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免疫调节异常和自身抗体过量产生所致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T、B细胞功能紊乱和病理性细胞因子及自身抗体过量产生为特征.有害抗体对血管内壁和内皮下胶原的损伤,使机体处于血栓易发状态,加重机体多系统多脏器的损害.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s,MSC)是一种具有多向分化和自我复制、归巢和炎性趋化、免......
作者:林传明;顾健 刊期: 2011- 04
-
高嗜酸细胞综合征的分类研究进展
高嗜酸细胞综合征(hypereosinophilicsyndrome,HES)是一组少见的异质性疾病,以外周血嗜酸细胞明显增多和靶器官功能损害为特点,其不同亚型拥有不同的病因、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以往HES的预后非常差,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和医疗水平的发展,HES的分类、诊断和治疗等方面都有了显著进步,包括一些新的靶向治疗药物,如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和人源性单克隆抗体,增加了HES治疗药物的选择,但同时......
作者:安志明 刊期: 2011- 04
-
靶向酪氨酸激酶的治疗在骨髓增殖性肿瘤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酪氨酸激酶在细胞增殖、分化及生存和凋亡等重要生命活动中起着关键作用,它们的异常与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随着酪氨酸激酶及其信号通路中的组成元件的异常在血液系统恶性疾病中不断被发现,对于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在血液系统恶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关注.慢性髓系白血病治疗因BCR/ABL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甲磺酸伊马替尼的出现而有了革命性的进展,但因耐药、耐受性及其他伴有酪氨酸激酶异常的血液系统恶性疾病的需要,它不......
作者:魏敏;高春记 刊期: 2011- 04
-
细胞因子体外诱导脐血CD34+细胞增殖并向巨核细胞/血小板分化的研究
本研究旨在观察几种不同细胞因子组合通过体外培养以诱导造血干/祖细胞增殖和向巨核细胞/血小板分化.应用无血清培养基(StemSpanSFEM)体外扩增脐血CD34+细胞并向巨核细胞/血小板定向分化,将不同细胞因子组合分为3个阶段培养,并比较其培养效果.结果表明,在第一阶段的第14天时,SCF+TPO+FL+IL-3组细胞扩增倍数高为11000±1000,显著高于SCF+TPO+FL组,但与SCF+T......
作者:张可莹;刘江;贾延军;李伟;段澜;高颂明;崔爽;龚治尹;倪雷;张志欣 刊期: 2011- 04
-
全自动微柱玻璃珠技术提高血型相容性检测效能
探讨基于微柱玻瑞珠技术的ORTHOAutoVueInnova全自动血型及配血分析系统能否满足输血科血型血清学实验要求.用ORTHOAutoVueInnova全自动血型及配血分析系统和盐水介质法分别检测IgM类抗C、抗c、抗D、抗E和抗e系列稀释液各16份与相应抗原阳性的红细胞凝集反应的强度;用ORTHOAutoVueInnova全自动血型及配血分析系统、凝聚胺法和抗人球蛋白法分别检测IgG类抗D稀......
作者:蒋光明;王保龙;完晓菊;王敏;周建华;廖艳秋 刊期: 2011- 04
-
Livin和Survivin基因在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本研究旨在探讨凋亡抑制蛋白家族成员livin和survivin基因在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中的基因表达及其临床意义.应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95例成人ALL患者(包括52例初治ALL患者,23例治疗后复发的ALL患者以及20例完全缓解的ALL患者)骨髓中和20例健康者外周血中的livin和survivinmRNA表达情况.结果表明,成人ALL患者初治组、复发......
作者:李文琦;李晓林;王光平;付斌 刊期: 2011- 04
动态资讯
- 1 PI3k/Akt/mTOR信号通路与儿童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
- 2 温州籍轻型β珠蛋白合成障碍性贫血患者的基因多态性
- 3 一个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家系的致病基因研究
- 4 中国上海汉族人群IgA缺乏症的研究
- 5 老年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特点及免疫学表型的研究
- 6 E2F1基因在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 7 平均红细胞体积可作为慢性髓系白血病疗效的预测指标
- 8 伊马替尼联合VP低剂量方案诱导治疗14例初治成人Ph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研究
- 9 低强度预处理联合移植后诱导免疫耐受的单倍体相合Allo-HSCT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疗效研究
- 10 作者来信
- 11 骨髓形态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对淋巴瘤的诊断及预后意义
- 12 间期双色双融合荧光原位杂交监测慢性髓系白血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bcr/abl融合基因
- 13 B7-1与B7-2对调节人IL-2基因的转录因子NF-κB和AP-1的相同作用
- 14 CD56在急性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 15 miRNA-132、miRNA-125b、miRNA-143和miRNA-145表达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自噬及凋亡的影响
- 16 大量输血时血浆与红细胞的比例探讨
- 17 多表位BCR-ABL融合基因的合成、克隆及表达研究
- 18 PNAS-2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初步鉴定
- 19 siRNA对K562细胞株bcr-abl融合基因表达的抑制
- 20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BCR/ABL融合基因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