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报道血液学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研究论文,包括实验血液学,分子血液学,临床血液学,肿瘤血液学,免疫血液学,移植血液学,输血学,止血与栓塞,血液病新药和新诊疗措施等。本刊面向生物医学科研单位学者、医学院校相关教学人员和临床医务工作者。本刊设“论著”,“研究报告”和“综述”三大栏目。血液学领域的中高级科技人员为本刊主要撰稿群和读者群。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实验血液学杂志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4423/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4423/R

邮发代号: 2-389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34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 主管单位:实验血液学杂志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1-4423/R
  • 国内刊号:11-4423/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09年第6期文章
  • 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调节功能及间充质干细胞在治疗自身免疫疾病中的应用

    间充质干细胞(MSC)是一类可从多类成体组织中分离的能向脂肪细胞、成骨细胞和软骨细胞等分化的成体干细胞,是组织工程细胞的一个理想来源.它能够与免疫系统相互作用,抑制T细胞、B细胞和NK细胞的功能,影响DC的活性.输入体内后,MSC可诱导外周免疫耐受并且可迁移到受损组织,抑制促炎症因子表达,促进受损细胞的存活.近年来MSC应用于对移植物抗宿主疾病(GVHD)的治疗,很好的降低了GVHD发生率和进程.......

    作者:孔维霞;江小霞;毛宁 刊期: 2009- 06

  • 氨磷汀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机制的研究进展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是起源于造血干/祖细胞的恶性血液病之一,其主要表现为骨髓病态造血,外周血细胞减少.本病主要发生在老年人,其危险因素包括放疗、化疗、苯及其他有机溶剂及免疫抑制剂等.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大量的放疗、化疗及免疫抑制剂用于肿瘤的治疗,控制了肿瘤的发展,但令人担心的是近年来MDS的发生率逐年上升,并且其发病年龄趋向于年轻化.虽然已有大量药物应用于MDS的治疗,但疗效并不乐观,氨磷汀做为泛细......

    作者:党艳辉;李薇;杨波;朱宏丽;黄玉 刊期: 2009- 06

  • 成人难治及复发ITP的个体化治疗及研究进展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血液系统的常见疾病,以出血、外周血血小板减少为主要临床特征.成人常呈慢性病程,其中11%-35%可发展为难治性ITP.调查研究显示,ITP发病与基因多态性有关.目前对于难治/复发性ITP的治疗还没有定论,从一定程度上说,其治疗依赖于患者的治疗需要和对治疗的反应.本综述的目的旨在为目前参差不齐的治疗策略提供临床参考.本文论述了难治/复发性ITP的所有治疗方案,并着重......

    作者:黄玉;李薇;杨波;朱宏丽;党艳辉 刊期: 2009- 06

  • NK/T细胞鼻型淋巴瘤研究进展

    NK/T细胞鼻型淋巴瘤(extranodalNK/T-celllymphoma,ENKL)是2001年wHO淋巴造血组织肿瘤新分类中的一个独立类型,较多见于亚洲东部以及南美地区,好发于成年男性,中位年龄50岁.ENKL多发生于结外,主要表现为面部中线结构的毁损性破坏,常见的部位是鼻和腭部,病程表现具有极高的侵袭性.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与EB病毒感染关系密切.基本组织学改变是凝固性坏死和多种炎细胞......

    作者:王婷婷;王昭 刊期: 2009- 06

  • 微小RNA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微小RNA(miRNA)是一种21-25nt长的小分子RNA,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是一组不编码蛋白质的小RNA,可通过序列互补与信使RNA(mRNA)分子相结合从而降解或抑制靶基因的翻译.MicroRNA的主要功能是调控基因的表达,在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及疾病发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主要对检测microRNA的表达和功能研究的常用检测技术进行简要的综述.......

    作者:赵海丰;杨仁池 刊期: 2009- 06

  • PPARγ及其配体在恶性血液病中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随着对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proliferatoractivatedreceptorγ,PPARγ)在基因和分子生物学水平上的研究深入,其作用机制及其配体的治疗作用逐渐被人们认识.PPARγ因有可能成为人类肿瘤治疗的新靶点而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就PPARγ的结构及组织分布、功能、其配体与急性髓系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性白血病、淋巴瘤和骨髓瘤等恶性血液病关系......

    作者:黄海雯;吴德沛 刊期: 2009- 06

  • Jak2基因突变的研究进展

    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chronicmyeloproliferativediseaseCMPD)是一组骨髓增殖性的恶性肿瘤,包括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原发性骨髓纤维化和慢性髓系白血病等,其特征是一系或多系造血细胞的异常增生.除慢性髓系白血病的发病与bcr-abl融合基因有关外,其他CMPD的发病机制仍不清楚.近年来大量研究证实,在多种CMPD中存在较高的jak2基因突变率.本文就近年......

    作者:刘丽;李薇;刘念;庞磊;冯思霞;赵玲玲 刊期: 2009- 06

  • 慢性病贫血铁调节蛋白研究新进展

    慢性病贫血是一种正细胞正色素贫血,其发病机制之一是铁代谢紊乱.肝脏分泌的铁调节蛋白(hepcidin)被认为是调节铁代谢的激素,它作用于铁转运蛋白(ferroportin),使后者内化,减少细胞内铁向细胞外转运,从而降低血清铁.慢性疾病时的高炎症因子状态会通过JAK2/STAT3途径促进肝细胞高表达hepeidin,导致慢性病贫血时的铁代谢紊乱.本文就铁调节蛋白及其与铁代谢及慢性贫血的关系进行综述......

    作者:王凤丹;周道斌 刊期: 2009- 06

  •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和治疗进展

    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fungalinfections,IFI)是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以念珠菌感染和曲霉菌感染为常见.由于免疫抑制剂的应用、清髓预处理、急性或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广谱抗生素的长期应用、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等因素,IFI呈逐渐增多的趋势.侵袭性霉菌感染(invasivemouldinfection)已成为造血干细胞移植后IFI发......

    作者:邵青;沈定霞 刊期: 2009- 06

  • 人红细胞冻干后复水条件的初步研究

    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复水条件时冻干红细胞回收率的影响,为冻干红细胞复水条件的优化提供实验依据.在一系列不同条件下,包括复水溶液、复水温度、复水阶段红细胞胞体积变化速率(即蒸汽预复水)等,对冻干红细胞进行复水,检测红细胞复水后回收率并检测冻干红细胞复水后各项理化功能的改变.结果显示:在复水液配方中以PBS为基液配制的10%(w/v)PVP40溶液效果较好.在复水温度方面,低于37℃时红细胞回收率随着温......

    作者:陈麟凤;刘景汉;汪德清;欧阳锡林;庄远;车辑;李卉 刊期: 2009- 06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