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报道血液学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研究论文,包括实验血液学,分子血液学,临床血液学,肿瘤血液学,免疫血液学,移植血液学,输血学,止血与栓塞,血液病新药和新诊疗措施等。本刊面向生物医学科研单位学者、医学院校相关教学人员和临床医务工作者。本刊设“论著”,“研究报告”和“综述”三大栏目。血液学领域的中高级科技人员为本刊主要撰稿群和读者群。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实验血液学杂志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4423/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4423/R
邮发代号: 2-389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34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 主管单位:实验血液学杂志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1-4423/R
- 国内刊号:11-4423/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伴髓外病变的多发性骨髓瘤研究进展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浆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以骨髓中单克隆性浆细胞异常增生并分泌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或其片段(M蛋白)为特征.部分患者在就诊时或在诊治过程中发现髓外软组织浆细胞瘤(EMP),称为并发髓外病变(EMD)的MM,对其运用常规治疗效果不佳,预后较差.本文重点就伴EMD的MM在浸润形式,部位及机制,临床特点,对治疗的反应及预后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王路;张翼鷟 刊期: 2016- 03
-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发病机制研究新进展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thrombocytopenia,ITP)被公认为是多因子起源的、细胞特异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对其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清楚.传统观念认为,自身抗体介导的血小板破坏是ITP的病理生理学机制,但近年来的许多研究表明,T淋巴细胞、树突状细胞(DC)、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细胞因子、细胞程序性死亡(PCD)、氧化应激(OS)、感染、妊娠和药物等因素的异常对其发病有着重要......
作者:杨敏;刘文君 刊期: 2016- 03
-
血液肿瘤中的常见剪接体突变研究进展
近年来,随着全外显子/基因组测序技术在血液肿瘤中的应用,剪接体突变作为新的体细胞突变在多种血液肿瘤中被发现.因此,除外DNA甲基化、染色体修饰、转录调控、DNA修复和信号转导等机制外,剪接体突变为认识血液肿瘤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新的观点.本综述介绍了剪接体的结构和功能,同时讨论血液肿瘤中常见的剪接体突变基因(如SF3BI、U2AF35、SRSF2及ZRSR2等)的突变频率、突变类型、临床表型及其对疾病......
作者:孙超;王婧;周新 刊期: 2016- 03
-
多发性骨髓瘤基于表观遗传学的生物学作用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myeloma,MM)是以骨髓中克隆性浆细胞异常增生并分泌大量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或其片段(M蛋白),从而导致相关器官或组织损伤为特征的恶性肿瘤.MM生物学的复杂性基于错乱的肿瘤途径,除了细胞遗传学异常的核心作用外,表观遗传学畸变也被证明参与了MM发生发展.MM表观遗传学信息主要集中在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及非编码RNA等过程,并产生异常信号途径而调控MM细胞周期和凋亡......
作者:王彬彬;吴涛 刊期: 2016- 03
-
CD36抗原缺失与血小板输注
CD36属于跨膜糖蛋白,是一种多配体的受体,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CD36缺失者可能通过输血、妊娠及器官移植等免疫途径刺激机体产生抗CD36同种免疫抗体,导致免疫性的血小板输注无效等疾病.本文就近几年来CD36缺失与其分子生物学基础、血小板输注及CD36抗体检测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黎海燕;周燕;申卫东 刊期: 2016- 03
-
染色质重塑因子BRG1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BRG1(Brahma-relatedgene1,BRG1)是染色质重塑复合体SWI/SNF中的重要的ATP酶亚基,其在细胞周期调控、DNA修复以及肿瘤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不同于以往作为抑癌基因的证据,新的研究结果发现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cutemyeloidleukemia,AML)中BRG1对于白血病细胞的生长维持起重要作用,并且这种作用对于正常造血干细胞是非必需的.深入研究BRG1在急性髓......
作者:高硕;徐学静;张葵 刊期: 2016- 03
-
地中海贫血患者脾切除后血栓栓塞发病机制及相关临床研究进展
地中海贫血是人类常见的遗传性溶血性贫血.由于脾肿大及脾功能亢进,脾切除术可作为地中海贫血的治疗方式.然而,脾切除后各种并发症随之而来,尤其是血栓栓塞并发症值得关注.本文综述了地中海贫血脾切除后血栓栓塞(thromboembolism,TE)的发生率及其临床表现和发展时间,详述了地中海贫血脾切除后TE的发病机制,包括血小板数量和功能的异常、红细胞膜的改变、内皮细胞的损伤、其它促凝因素与抗凝功能障碍及......
作者:孙娜 刊期: 2016- 03
-
白介素12和γ干扰素对于急性白血病患者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白介素12和γ干扰素对于急性白血病患者的检测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76例初发而且未经治疗的AL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同时期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4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取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患者IL-12和IFN-γ水平,并分析检测结果.结果:未治组AL、ALL和ANLL患者血清IL-12和IFN-γ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未治组ALL......
作者:王晓成;阎泽君;王晶华;范亚敏;徐晓明 刊期: 2016- 03
-
Hsp90选择性抑制剂17-AAG诱导白血病细胞株凋亡的基因谱研究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90(Hsp90)抑制剂17-AAG对急性白血病细胞株HL-60和NB4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应用CCK-8比色法观察17-AAG对HL-60和NB4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用AnnexinV/PI标记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Western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和PARP的表达水平及其活化状态,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17-AAG处理后NB4细胞......
作者:王娜娜;李之珩;陶燕芳;徐利晓;潘健;胡绍燕 刊期: 2016- 03
-
DAPK基因甲基化模式在白血病诊断中的价值初步研究
目的:筛选抑癌基因DAPK特异的甲基化模式并评价其作为白血病诊断分型标志物的价值.方法:通过亚硫酸氢盐测序法(BSP)分析DAPK基因启动子区CpG岛在正常人外周血白细胞和HL-60、U937及Jurkat白血病细胞株中甲基化的状态及模式,选择特异的甲基化位点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法(MSP)在白血病细胞株和患者外周血标本中验证DAPK基因异常甲基化模式诊断白血病的效能.结果:DAPK基因CpG岛......
作者:叶松山;刘先娟;毛秉豫;杨雷;邱耕 刊期: 2016- 03
动态资讯
- 1 115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多参数流式细胞术免疫表型分析
- 2 两种软件的血细胞分离机采集少白细胞血小板的比较
- 3 18F-FDG-PET/CT对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价值研究
- 4 转基因骨髓基质细胞对人脐血CD34+细胞体外扩增作用的研究
- 5 硼替佐米对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株SHI-1诱导凋亡作用及其对Bcl2l12、Bcl-2和Bax基因表达影响
- 6 凝血酶激活的纤溶抑制物编码区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相关性分析
- 7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对肺部感染的影响
- 8 浙江汉族DEL表型基因分型方法的建立
- 9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树突状细胞的分布特点及其活化状态的研究
- 10 白血病干细胞及其微环境
- 11 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3(CD58)在儿童期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近期疗效判断中的应用
- 12 sB7-H4在恶性淋巴瘤患者血清和淋巴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淋巴瘤诊断和复查的价值
- 13 转染p16、p53对白血病细胞株K562及HL-60的抑制作用
- 14 CD200和调节性T细胞的相关性在多发性骨髓瘤预后分层中的意义
- 15 三氧化二砷对HL-60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探讨
- 16 As2O3对SGC7901和K562细胞的COX-2及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的影响
- 17 马钱子碱诱导人单核细胞白血病THP-1细胞凋亡及作用机制
- 18 人组织因子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人卵巢癌细胞系中的表达
- 19 硼替佐米体外诱导K562细胞凋亡的作用不受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影响
- 20 检测白血病细胞增殖力的MTS/pms比色分析法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