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报道血液学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研究论文,包括实验血液学,分子血液学,临床血液学,肿瘤血液学,免疫血液学,移植血液学,输血学,止血与栓塞,血液病新药和新诊疗措施等。本刊面向生物医学科研单位学者、医学院校相关教学人员和临床医务工作者。本刊设“论著”,“研究报告”和“综述”三大栏目。血液学领域的中高级科技人员为本刊主要撰稿群和读者群。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实验血液学杂志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4423/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4423/R
邮发代号: 2-389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34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 主管单位:实验血液学杂志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1-4423/R
- 国内刊号:11-4423/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含PLD的CHOP方案用于高龄晚期DLBCL一线化疗的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探讨含聚乙二醇多柔比星脂质体(PLD)的CHOP方案用于高龄晚期弥漫大B淋巴瘤(DLBCL)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4年2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DLBCL患者50例,按照治疗方式分为2组,各25例,25例接受标准CHOP治疗方案治疗(标准CHOP组),另25例患者接受含PLD的CHOP治疗方案治疗(PLD+CHOP组),其中PLD的剂量为30mg/m2,其余药物的剂量......
作者:李志慧;邢朋涛;张彦平;王羽;展新荣 刊期: 2016- 03
-
CD30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评估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蛋白CD30在原发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2012年12月就诊我院血液科的149例DLBCL患者中63例非特殊类型(DL-BCL,NOS)患者的CD30表达水平,分析患者的临床特点和预后状况.结果:CD30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B症状、AnnArbor分期、体力状态(ECOGPS评分)、乳酸脱氢酶(LDH)水......
作者:赵亦菲;钱申贤 刊期: 2016- 03
-
30例结外病变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结外病变霍奇金淋巴瘤(HL)的临床特征、治疗效果、预后、远期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4月至2014年9月在我院新诊断的30例结外病变HL.结果:27例患者处于疾病晚期,主要的组织病理学类型为混合细胞型和结节硬化型,常见的结外受累部位依次为肺、骨、肝脏和胃肠道,其比例分别为40%、36.6%、10%、10%.大多数患者结外病变累及1个部位,临床表现多与受累器官有关.多因素分析表明......
作者:李艳芬;赵瑜;薄剑;周颖;马超;王全顺;于力;刘代红 刊期: 2016- 03
-
细胞遗传学检查在诊断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骨髓受累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细胞遗传学检查在诊断非霍奇金淋巴瘤骨髓受累中的作用.方法:总结74例初治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骨髓标本的形态学、细胞遗传学、流式细胞术和分子生物学的检测结果,比较单一检测和联合检测的异常检出率.结果:骨髓形态学、细胞遗传学、流式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异常检出率分别为21.6%、17.6%、23.0%和33.8%,4种方法联合检测可将检出率提高至44.6%.在诊断非霍奇金淋巴瘤骨髓受累方面,细胞......
作者:唐寅;王蔚;高丽;孙玥;高亚玥;张春霞;龚明;黄泛舟;李振玲 刊期: 2016- 03
-
Eps8抗原HLA-A*0201限制性CTL表位的预测和鉴定
目的:寻找并鉴定肿瘤相关抗原Eps8来源的HLA-A*0201限制性CTL表位,为临床开展基于Eps8表位的特异性免疫治疗奠定基础.方法:通过在线生物学软件从C-末端酶切位点、MHC-Ⅰ类分子结合力及TAP转运效率3个方面初步预测Eps8抗原的HLA-A*0201限制性CTL表位,通过肽/MHC分子结合力及肽/MHC分子复合物稳定性实验初步验证预测结果,利用酶联免疫斑点检测(enzyme-link......
作者:杜静文;王雨馨;周炜均;姜春俊;谢晓灵;张宏毫;贺艳杰;李玉华 刊期: 2016- 03
-
Ad5F11p-GFP对CIK和NK-92细胞的转染效率及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目的:研究Ad5F11p载体对CIK和NK-92细胞的转染效率及生物学特性的影响,预测Ad5F11p载体在免疫治疗中的应用.方法:用Ad5F11p-GFP以不同的MOI(转染复数)转染原代免疫细胞CIK和免疫细胞系NK-92,并以未转染病毒的两种免疫细胞作为阴性对照;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荧光阳性细胞比例,用显微镜观察形态学变化,用台盼蓝染色计数分析细胞的增殖,并用LDH法检测NK-92对白血病细胞系K......
作者:徐赞美;陆颖;赵兰君;刘金;胡显文;吴祖泽;段海峰 刊期: 2016- 03
-
伊马替尼衍生物TEB-415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的作用研究
目的:探究伊马替尼衍生物TEB-415和伊马替尼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U226,H929,RPMI8226,MM1R和MM1S增殖抑制作用.方法:通过改良伊马替尼的化学基团,合成了伊马替尼的衍生物TEB-415.以不同浓度的TEB-415,伊马替尼和硼替佐米处理U226,H929,RPMI8226,MM1R和MM1S细胞72h,应用CCK-8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水平,观察细胞形态,并计算IC50.结果:T......
作者:汪晓敏;徐乔竹;高亚男;高娟;李明浩;李彦欣;袁卫平;程涛;李勇 刊期: 2016- 03
-
小剂量沙利度胺联合改良VCMP与VAD方案治疗老年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比较
目的:观察评价小剂量沙利度胺联合改良VCMP(长春新碱、环磷酰胺、马法兰、泼尼松)与VAD(长春新碱、阿霉素、地塞米松)方案治疗老年多发性骨髓瘤(MM)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共有47例初诊的老年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纳入研究,其中应用小剂量沙利度胺联合改良VCMP方案治疗的患者27例(TD+mVCMP组),应用小剂量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治疗的患者20例(TD+VAD组),两组服用沙利度胺均为100m......
作者:王玮;刘海波 刊期: 2016- 03
-
多发性骨髓瘤细胞中P53介导的Ran转录调控的研究
目的:探讨P53是否在骨髓瘤细胞中对ran进行转录调控.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系OPM-2、RPMI-8226、U-266、KAS6/1、ANML-6、H-929、MM1.S、MOLP-8中ran转录水平,使用Nutlin-3a培养骨髓瘤细胞株MM1.S24、48和72h后检测ran转录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方法检测ran和P53蛋白表达水平;使用不同剂量的表达P53荧光素酶......
作者:袁磊;谷振阳;高春记 刊期: 2016- 03
-
两种剂量硼替佐米联合双膦酸盐治疗多发性骨髓瘤骨病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常规剂量与减低剂量硼替佐米联合双膦酸盐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骨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差异.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3月-2015年7月收治多发性骨髓瘤骨病患者150例,以随机区组法分为A、B2个组,每组病例数各75例,分别采用常规剂量与减低剂量硼替佐米联合双膦酸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生活质量改善率、治疗前后NRS评分、IL-6、CRP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无显著......
作者:梁波;尹俊杰;王中良;展新荣 刊期: 2016- 03
动态资讯
- 1 65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及实验室分析
- 2 MicroRNA-20a通过调节CKIP-1促进小鼠C3H/10T1/2成骨分化
- 3 大黄素对Jurkat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及其机制的初步研究
- 4 一例稀有血型JK(a-b-)表型家系调查分析
- 5 PDLIM4基因低表达与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预后良好相关
- 6 单倍体相合骨髓移植白血病患者造血重建的临床研究
- 7 STI571体外对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骨髓细胞c-kit表达的影响
- 8 血小板生成素信号通路的分子机制及对多种细胞的作用
- 9 Bcl-xL可能介导组织蛋白酶D相关的K562细胞凋亡
- 10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细胞免疫异常研究新进展
- 11 韶关地区随机献血人群不规则抗体筛查分析
- 12 低分子尿蛋白在评估多发性骨髓瘤早期肾损害中的作用
- 13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应用进展
- 14 从一例慢性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发现克隆性增殖T淋巴细胞
- 15 槲皮素对慢性髓系白血病伊马替尼耐药细胞株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 16 15d-PGJ2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的影响
- 17 SDF-1/CXCR4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中的生物学作用
- 18 急性髓系白血病HGFA、Matriptase、HAI-1、HAI-2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 19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患者骨髓源bcr/abl融合基因阳性Flk1+CD31-CD34-干细胞体外抗STI571机制的初步研究
- 20 达沙替尼、尼洛替尼及伊马替尼治疗新诊断慢性髓系白血病慢性期3年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