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报道血液学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研究论文,包括实验血液学,分子血液学,临床血液学,肿瘤血液学,免疫血液学,移植血液学,输血学,止血与栓塞,血液病新药和新诊疗措施等。本刊面向生物医学科研单位学者、医学院校相关教学人员和临床医务工作者。本刊设“论著”,“研究报告”和“综述”三大栏目。血液学领域的中高级科技人员为本刊主要撰稿群和读者群。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实验血液学杂志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4423/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4423/R

邮发代号: 2-389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34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 主管单位:实验血液学杂志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1-4423/R
  • 国内刊号:11-4423/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4年第6期文章
  • 冰冻血小板低温损伤及防护机制的研究进展

    血小板作为人体血液中的重要组分,在生理性止血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血小板的输注主要用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放化疗病人的血小板减少以及其他原因导致的出血性血小板减少症.室温保存时间(5d)限制了血小板的临床应用,导致血小板的废弃率不断升高,因此延长血小板的保存时间对血小板的临床应用意义重大.目前-80℃冻存血小板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长期保存方法,本文就血小板冰冻保存过程中损伤及对其防护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易晓阳;王艳;韩颖 刊期: 2014- 06

  • 血小板特异性抗体与ITP发病、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效果的关系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thrombocytopenia,ITP)是一种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目前认为血小板自身抗体的形成是本病主要的发病机制之一,其一线治疗中激素和丙种球蛋白均主要通过抑制自身抗体产生、封闭网状内皮系统FC受体等作用以减少血小板的破坏,但有部分患者对一线治疗无效,病程迁延,顸后不良,终进展为慢性/难治性ITP(chronic/refractoryITP,C/RITP).研......

    作者:马静瑶;陈振萍;吴润晖 刊期: 2014- 06

  • 7号染色体异常在髓系恶性肿瘤中的意义

    7号染色体异常在髓系恶性肿瘤中是常见的遗传学现象,伴有7号染色体异常的髓系恶性肿瘤常与粒细胞运动缺陷、易于感染、疾病进展迅速及对治疗反应较差相联系,因而推测7号染色体上含有重要的抑癌基因.近年来通过荧光原位杂交、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等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者确定了一些7号染色体的共同缺失片段(例如7q22等),并对缺失片段上的基因(EZH2、MLL5、DOCK4、SAMD9L/SAMD9)在髓系恶性......

    作者:史文慧;李晓;常春康 刊期: 2014- 06

  • 治疗相关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急性髓系白血病研究进展

    随着现代肿瘤治疗方案的不断改进,长期存活患者的比例不断提高,作为远期并发症的放、化疗所致的治疗相关性髓系肿瘤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根据2008年WHO诊断标准,治疗相关髓系肿瘤包括既往因肿瘤性疾病或非肿瘤性疾病行细胞毒药物化疗或放疗后而导致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t-AML)、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t-MDS)和t-MDS/骨髓增殖性肿瘤(t-MDS/MPD).本文就t-MDS/AML的发病机制、与原发......

    作者:李婵娟;张翼鷟 刊期: 2014- 06

  • PTPL1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PTPL1是一种大小为270kD的蛋白质,在细胞存活、增殖、分化和运动中扮演重要角色.目前有证据表明,PTPL1与肿瘤具有相关性,既对肿瘤有抑制作用,也有促进作用,究竟哪种作用处于主导地位取决于相应的底物和所在的细胞环境.PTPL1在淋巴瘤中普遍处于低表达,而在髓系白血病中处于高表达.PTPL1已被认为是淋巴瘤的抑癌基因,PTPL1启动子的甲基化导致基因表达减少或缺失,导致其在淋巴瘤中的抑癌作用消......

    作者:王文明 刊期: 2014- 06

  • 应用CD19修饰的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淋巴细胞白血病

    应用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himericantigenreceptorTcell,CART)治疗急性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在近期已取得了新进展.CART细胞是通过将T细胞受体基因和抗CD19抗体基因嵌合,转柒至T细胞,在体外扩增以后输注给患者来治疗白血病的新型免疫治疗.经过基因改造后的CART细胞的表面具有特异性位点,可以识别淋巴细胞白血病中B细胞表面的CD19抗原.CD19抗原的持续刺激可使CA......

    作者:李欢欢;朱平;伍学强;刘玉峰 刊期: 2014- 06

  • 成人AML(非APL)缓解后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myeloidleukemia,AML)是一组具有高度异质性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近年来成人AML(非APL)患者经标准“3+7”方案治疗后,完全缓解率可达70%-80%.但由于有微小残留病灶的存在,缓解后疾病的复发仍不可避免,只有近20%-30%的患者能获得长期的无病生存.目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该病有效的方法,但由于患者身体状况、供体来源、经济等多方面的原因,目前......

    作者:兰凤美;李惠民 刊期: 2014- 06

  • EB病毒与其相关淋巴瘤的研究进展

    EB病毒(Epstein-Barrvirus,EBV)属于r-DNA疱疹病毒科,是早被发现与人类肿瘤相关的病毒.大量研究发现,EBV的感染与多种淋巴瘤的发生有关,如霍奇金淋巴瘤、伯基特淋巴瘤、NK/T细胞淋巴瘤、HIV相关的淋巴瘤和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等.近年来研究表明,EBV潜伏感染的基因表达产物对淋巴瘤的发生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并为EBV相关淋巴瘤的治疗提供了依据.现就EBV在几种常见淋巴瘤中的作......

    作者:王滕滕;袁田;张翼鷟 刊期: 2014- 06

  • 基因表达谱分析有望改善白血病的治疗

    在临床工作中将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分为预后较好,中度风险和预后较差的不同类型进行治疗.然而,大部分被定于中等风险的AML患者,他们对治疗的反应并不一致,有的治疗反应好,只需接受以化疗为基础的巩固方案,就能获得相对较好的治疗结果,而那些治疗效果不佳、且复发率高的患者,需要在第一次诱导缓解后通过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来改善预后.通过全基因组测序或者全外显子组测序,可以获得关于白血病细胞基因拷贝数改变......

    作者:方芳;朱平 刊期: 2014- 06

  • Th17细胞及与免疫相关性血液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Th17细胞是一种新发现的T细胞亚群,可特异性分泌IL-17.RORγt和STAT3是Th17细胞的特异性转录因子.近年来已发现,Th17细胞在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中比例增高且功能亢进.本文简要综述了Th17细胞及与再生障碍性贫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和免疫相关性血细胞减少症几种免疫相关性血液病的发生及疾病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

    作者:王丽静;瞿文;邵宗鸿 刊期: 2014- 06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