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报道血液学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研究论文,包括实验血液学,分子血液学,临床血液学,肿瘤血液学,免疫血液学,移植血液学,输血学,止血与栓塞,血液病新药和新诊疗措施等。本刊面向生物医学科研单位学者、医学院校相关教学人员和临床医务工作者。本刊设“论著”,“研究报告”和“综述”三大栏目。血液学领域的中高级科技人员为本刊主要撰稿群和读者群。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实验血液学杂志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4423/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4423/R
邮发代号: 2-389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34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 主管单位:实验血液学杂志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1-4423/R
- 国内刊号:11-4423/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伊达比星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原发中枢神经系统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效果研究
本研究旨在探讨伊达比星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原发中枢神经系统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选取2009年7月至2011年4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血液科及建湖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88例,将采用伊达比星及甲氨蝶呤联合药物治疗的54例患者作为A组(观察组),将采用甲氨蝶呤单纯药物治疗的34例患者作为B组(对照组),比较2组的疗效.结果表明,A组CR34例,PR5例,......
作者:袁鹏;余正平;岳天华;肖艳华;陈宝安 刊期: 2014- 06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抑制淋巴瘤细胞增殖的实验研究
间充质干细胞(MSC)具有向肿瘤细胞定向迁移并且抑制肿瘤细胞的特性,然而其分子机理目前尚不清楚.本研究主要探讨B7-H4在骨髓MSC细胞株C3H10T1/2(C3H10)体外对淋巴瘤细胞株EL-4增殖的影响.应用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C3H10细胞中B7-H4的表达情况;利用脂质体转染法将绿色荧光素标记的FAM-siRNA转染C3H10细胞,通过荧光显微镜及流式细胞仪检测并评估siRNA的转染效率;利......
作者:杨阿碰;唐灵涛;陈君敏 刊期: 2014- 06
-
23例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回顾性分析
本研究旨在探讨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ngioimmunoblasticTcelllymphoma,AITL)的治疗和预后因素.收集23例AITL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特征、实验室指标、患者的生存和预后因素.结果表明,23例AITL患者的中位年龄62岁,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为中高危/高危21例(91.3%),14例患者(60.9%)存在结外侵犯,5例(21.7%)患者合并......
作者:杨萍;王晶;赵伟;景红梅;克晓燕 刊期: 2014- 06
-
MicroRNA-21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本研究旨在检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largeBcelllymphoma,DLBCL)细胞株中miR-21(microRNA-21)的表达以及调控PDCD4及PTEN2种基因对肿瘤生长、浸润及转移能力的影响,并探讨以miR-21作为靶分子对DLBCL基因治疗的可能性.首先,使用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3种DLBCL细胞株中miR-21的表达水平;利用转染anti-miR-2......
作者:宋国齐;顾玲;何帮顺;潘玉琴;王书奎 刊期: 2014- 06
-
29例原发纵隔大B细胞淋巴瘤临床特征及长期随访结果
本研究旨在探讨原发纵隔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特点、病理特征、治疗方法及预后因素.回顾性总结2000年1月至2013年11月我院收治的29例原发纵隔大B细胞淋巴瘤(PMLBCL)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相关数据分析.结果表明,29例病理确诊为PMLBCL患者,中位年龄32岁,临床表现以纵隔巨块(72.4%)、上腔静脉综合征(51.7%)、呼吸困难(62.1%)、浆膜腔积液(48.3%)多见,其中62.1%存在......
作者:王冰洁;岑溪南;邱志祥;欧晋平;王文生;梁赜隐;董玉君;许蔚林;李渊 刊期: 2014- 06
-
淋巴瘤患者EBV感染状态的调查
本研究调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2008年1月至2012年4月淋巴瘤患者的EBV感染状态.选取2008年1月-2012年4月于我院行外周血EBVDNA检测或病理EBER检测的淋巴瘤患者,收集此人群的性别、年龄、病理类型、外周血EBVDNA、病理EBER结果等信息,研究不同类型淋巴瘤的EBV阳性率,和EBV阳性组与EBV阴性组的特征差异,应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和Cox生存分析法分析EBV阳......
作者:王小艺;岑溪南;任汉云 刊期: 2014- 06
-
IgD型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分析
本研究旨在评估IgD型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myeloma,MM)的临床特征和疗效.回顾性分析1993年4月-2013年6月间15例新发IgDMM临床资料.15例诱导治疗中传统化疗9例、以硼替佐米为基础的方案治疗6例.诊断及疗效采用IMWG的标准评估,生存期采用Kaplan-Meier方法分析,男女比例2:1,中位年龄57(40-72)岁;15例均为Durie-SalmonⅢ期,轻链为λ型......
作者:刘彦;克晓燕;王晶;景红梅;王继军;董菲;万文丽;张巍 刊期: 2014- 06
-
米托蒽醌对人骨髓瘤细胞RPMI8226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本研究探讨米托蒽醌对人骨髓瘤细胞RPMI8226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其分子机制.将米托蒽醌作用于骨髓瘤细胞,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及超微结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周期分布,半定量RT-PCR检测BCL-2、BAX及caspase-3mRNA表达量的变化,Westernblot检测BCL-2、BAX和caspase-3mRNA蛋白表达量变化.结果表......
作者:齐美颖;刘心;刘保兰;周柰岑;徐波 刊期: 2014- 06
-
多发性骨髓瘤治疗后血清游离轻链比值正常化对预后的影响
本研究旨在探讨多发性骨髓瘤治疗后血清游离轻链比值(sFLCR)正常化及其对预后的影响.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42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治疗后获得好疗效时sFLCR持续正常超过4周的患者归为正常化轻链比患者,反之为异常轻链比患者;分析其传统预后因素对sFLCR的影响及sFLCR对患者总生存期(OS)的意义.结果表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年龄、ISS分期......
作者:孟庆齐;王建宁;宋敏;包红雨;侯艳秋;张柳波;蒋苏豫 刊期: 2014- 06
-
不同预后分层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免疫表型特征分析
本研究探讨不同预后分层的初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免疫表型特点.采用流式细胞仪多参数直接免疫荧光技术,CD45/SSC和CD38/SSC联合设门,对62例初诊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骨髓标本标记CD45、CD38、CD138、CD56、CD19、CD117、CD13、CD20、CD22、CD34、Kappa和Lambda进行检测,并通过ISS分期及细胞遗传学特征进行预后分层,分析和比较不同预后分组患者的免疫......
作者:胡凯;王晶;朱明霞;王艳芳;克晓燕 刊期: 2014- 06
动态资讯
- 1 丙戊酸钠联合三氧化二砷诱导多发性骨髓瘤RPMI 8226细胞凋亡及其机制研究
- 2 再生障碍性贫血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骨髓CD34+细胞及其G-CSFR、GM-CSFR的表达和意义
- 3 炎性复合体在初诊儿童ITP中作用
- 4 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外周血T细胞TCR Vβ亚家族表达及克隆性增殖分析
- 5 抗CD44单克隆抗体IM7在体外诱导慢性髓系白血病干/祖细胞的凋亡
- 6 G-四链体配体Tel03诱导小鼠模型白血病瘤体细胞凋亡
- 7 氨茶碱对淋巴瘤细胞系增殖与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探讨
- 8 83例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分析
- 9 三氧化二砷联合5-杂氮脱氧胞苷对K562细胞SHP-1、JAK3、TYK2基因表达的影响
- 10 外周血造血干/祖细胞动员与采集时动态快速监测造血祖细胞的意义
- 11 HCT-CI评分指导老年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治疗选择
- 12 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的表达及其意义
- 13 低氧诱导因子过表达对人外周血内皮祖细胞分化影响的体外研究
- 14 川芎嗪对BMT后小鼠骨髓基质细胞bFGF表达水平的影响
- 15 Bcl-2 siRNA对淋巴瘤细胞系CA46凋亡的影响
- 16 G-CSF预处理供者的HLA相合同胞异基因骨髓移植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研究
- 17 HLA-DRB1高分辨测序分型与48例非亲缘性脐血移植者GVHD相关性分析
- 18 血小板衍生膜微粒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 19 儿童NK/T细胞淋巴瘤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6例临床分析
- 20 儿童白血病患者PTPN11基因突变及其临床意义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