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报道血液学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研究论文,包括实验血液学,分子血液学,临床血液学,肿瘤血液学,免疫血液学,移植血液学,输血学,止血与栓塞,血液病新药和新诊疗措施等。本刊面向生物医学科研单位学者、医学院校相关教学人员和临床医务工作者。本刊设“论著”,“研究报告”和“综述”三大栏目。血液学领域的中高级科技人员为本刊主要撰稿群和读者群。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实验血液学杂志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4423/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4423/R
邮发代号: 2-389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34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 主管单位:实验血液学杂志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1-4423/R
- 国内刊号:11-4423/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利妥昔单克隆抗体时代中期18F-FDG PET/CT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应用价值研究进展
正电子放射断层造影术-计算机断层摄影术(positronemissiontomography-computedtomography,PET/CT)作为一种重要的无创性检查手段,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largeB-celllymphoma,DLBCL)诊治过程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在利妥昔单克隆抗体时代,PET/CT已替代传统CT检查,成为初诊患者精确分期和治疗过程中评估疗效的标准影像学检......
作者:陆晓林;朱海燕;于力 刊期: 2017- 04
-
炎症小体在血栓性疾病发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炎症小体是位于胞浆内的一组多蛋白复合体,其活化可诱导促炎性细胞因子IL-1β和IL-18的成熟与释放,在早期动脉粥样硬化中起促进作用.近年来发现血栓性疾病中炎症小体被激活,且活化后炎症小体及其活化诱导产生的细胞因子促进血栓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且不利于预后.随着对血栓性疾病发生发展机制的研究,炎症小体与血栓性疾病的关系逐渐成为研究的重点.近关于炎症小体与血栓性疾病的关系的研究日益增多,本文就炎症小体与......
作者:王金霞;刘爱飞;李方林;陈懿建 刊期: 2017- 04
-
Ikaros家族成员在造血系统发育过程中的作用与意义
造血细胞在发育过程中受许多转录因子调控,其中Ikaros家族是这些转录因子的重要代表之一.Ikaros转录因子具有特征性的保守结构模序,能够与含关键基因启动子或增强子的DNA特异性短序列结合,调控它们的转录活性.同时,Ikaros转录因子还和其它的相关转录调节子之间相互作用,共同调控造血细胞的发育和分化.从结构上观察Ikaros家族,它们属于锌指结构转录因子,包括Ikaros、Helios、Aio......
作者:刘珊玲;高丰厚 刊期: 2017- 04
-
多发性骨髓瘤侧群细胞的研究进展
侧群细胞具有高致瘤性、自我更新、多向分化和耐药的潜能.这些特性与肿瘤干细胞相似,因此侧群细胞渐渐成为研究肿瘤干细胞的切入点,为进一步研究肿瘤干细胞的生物学功能和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myeloma,MM)病人及其细胞系中均可以检测到侧群细胞,通过流式细胞仪加以分选,对其致瘤性,细胞周期,分化潜能,表面标记和耐药性进行了研究,更深入地了解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病机制,并应用于临......
作者:王蕾;李艳 刊期: 2017- 04
-
外泌小体在白血病细胞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交叉对话中的作用
越来越多的证据提示,骨髓微环境在白血病的发生、发展和耐药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不仅是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和成熟的土壤,也是白血病微小残留病灶潜在的天然庇护所以及复发和产生多药耐药的根源.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s,MSC)是骨髓微环境中重要的基质细胞,在近年来被证明是影响白血病细胞生物学特性的主要因素之一.MSC和白血病细胞不仅可以通过直接接触相互影响,还可以通过......
作者:杨雅芝;张小燕;房丽君;万倩;李剑 刊期: 2017- 04
-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表观遗传学研究进展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largeB-celllymphoma,DLBCL)的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遗传学和表观遗传学在其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表观遗传学是研究非基因序列改变所导致基因或者蛋白表达的变化,且这种变化是可逆的、可遗传的.本文就近年来表观遗传学在DNA甲基化、MicroRNA调控、组蛋白修饰等方面的改变与DLBCL的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研究DLBCL的早期诊断、治......
作者:王超雨;田晨;张翼鷟 刊期: 2017- 04
-
MSC治疗aGVHD相关机制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cutegraft-versus-hostdisease,aGVH-D)是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常见的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存.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s,MSC)具有独有的生物学特性,在对aGVHD治疗方面取得了显著疗效.为此,本文就目前MSC治疗aGVHD的免疫调节的相关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惠玉;周凡;张毅 刊期: 2017- 04
-
间充质干细胞促血管新生的研究进展
间充质干细胞(MSC)具有重要的组织修复和再生的生物学特性,其具有促进血管新生的能力,已被广泛应用于缺血性疾病等的治疗.MSC促进血管新生的机制与促血管生长因子分泌及外泌体的生成有关.在低氧环境下,MSC促血管能力更强,其中,miRNA起到了重要的介导调控作用.本文综述了MSC治疗缺血性疾病的概况及促血管新生机制的研究新进展,重点探讨了低氧和miRNA对MSC促血管新生能力的调控.......
作者:徐芹芹;格日力;孙慧燕;王立生 刊期: 2017- 04
-
巨噬细胞在红系造血中的作用
红系生成及其调节被认为发生于骨髓内的特定结构造血岛.巨噬细胞对红系生成的促进作用及与红系生成龛——造血岛的结构及功能完整性息息相关,而造血岛的完整性通过细胞间的黏附分子得以实现.在成年人红系生成的动态平衡中,巨噬细胞主要发挥两方面的作用:一是保留未成熟红细胞于骨髓,促进有核红细胞分化成熟为网织红细胞,二是清除衰老的红细胞.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在生理或病理条件下,机体均可通过对巨噬细胞功能状态的调控来......
作者:宋丹丹;吴凌云 刊期: 2017- 04
-
液体活检在淋巴瘤中的研究和应用进展
液体活检作为一种新兴的非侵入性检测方法,在实体肿瘤的诊断、疗效和预后评价、早期复发和耐药监测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淋巴瘤是一组具有很强异质性的血液肿瘤,其多数亚型并没有特异的肿瘤标记物,其疗效和预后评价主要依赖和受限于组织活检和影像学检查,相比于其他组织起源的实体肿瘤,淋巴瘤具有肿瘤细胞更易进入外周循环系统,并且可以通过免疫受体分子多样性标志进行监测的特点,而液体活检具有更为明确的应用意义.随着......
作者:张阳;刘红星 刊期: 2017- 04
动态资讯
- 1 人参总皂甙协同造血生长因子体外诱导CD34+造血干/祖细胞扩增与分化的作用
- 2 83例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分析
- 3 体外培养中性粒细胞的活力、凋亡、活性氧变化趋势研究
- 4 EGCG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NB4增殖、细胞周期及DAPK1基因甲基化影响的研究
- 5 CALR基因突变与JAK2/MPL突变阴性的骨髓增殖性肿瘤的关系
- 6 抗CⅡTA的核糖核酸酶P对Jurkat细胞MHCⅡ类分子表达的抑制作用
- 7 转铁蛋白受体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 8 结外NK/T细胞淋巴瘤患者血浆白介素17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 9 不同检测方法在血流感染新型隐球菌大鼠中的对比研究
- 10 Lyn激酶在伊马替尼耐药的慢性髓系白血病中的作用
- 11 1786例血小板输注的疗效分析
- 12 β-连环蛋白在急性白血病骨髓细胞的表达及其意义
- 13 双色双融合荧光原位杂交方法检测bcr/abl融合基因
- 14 Th1/Th17失衡在小鼠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中的作用研究
- 15 哇巴因诱导白血病细胞增殖的信号通路研究
- 16 61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血型血清学特征及输血疗效评估
- 17 IL-1β预刺激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通过NF-κB通路调节其成骨分化潜能
- 18 COX-2在慢性白血病骨髓细胞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 19 Bruton酪氨酸激酶泛素化调节的研究
- 20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预后及其相关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