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报道血液学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研究论文,包括实验血液学,分子血液学,临床血液学,肿瘤血液学,免疫血液学,移植血液学,输血学,止血与栓塞,血液病新药和新诊疗措施等。本刊面向生物医学科研单位学者、医学院校相关教学人员和临床医务工作者。本刊设“论著”,“研究报告”和“综述”三大栏目。血液学领域的中高级科技人员为本刊主要撰稿群和读者群。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实验血液学杂志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4423/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4423/R

邮发代号: 2-389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34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 主管单位:实验血液学杂志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1-4423/R
  • 国内刊号:11-4423/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05年第5期文章
  • 抗血小板人源化抗体的研究进展

    血小板在出血和血栓性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抗血小板人源化抗体在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防止血栓性疾病方面有极大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就血小板在出血和血栓性疾病中的作用,人源化抗体的发展现状和抗血小板人源化抗体在出血性及血栓性疾病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初晓霞;侯明 刊期: 2005- 05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造血干细胞移植免疫的影响及其机理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及多向分化的潜能,在骨髓中合成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并通过细胞间相互作用为造血干细胞的分裂、增殖与分化提供良好的微环境.有研究显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够促进异基因造血干细胞植入,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移植物抗宿主病的作用.这种对移植免疫的影响可能与其保护MHC相合造血干细胞逃脱抗原识别,抑制非特异性淋巴细胞活化增殖有关.本文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特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影响移植免疫的......

    作者:高磊;王健民 刊期: 2005- 05

  • 叶酸受体及其在介导药物靶向肿瘤细胞治疗中的应用

    肿瘤细胞表面过度表达一系列受体,能与特异性的配体结合并诱导细胞内化.以这些受体为作用靶点,使药物与特异性配体结合即可将药物主动靶向肿瘤细胞.叶酸受体在多种肿瘤细胞特别是髓细胞白血病细胞中都有过度表达,它可通过介导细胞内化将叶酸摄取入细胞胞浆,利用叶酸受体进行肿瘤,特别是白血病的靶向性治疗颇有应用前景.本文就叶酸受体生物学性质、染色体定位及与配体的相互作用,叶酸受体在正常组织、肿瘤组织,特别是白血病......

    作者:高晓宁;唐锁勤 刊期: 2005- 05

  • 造血调控相关的细胞因子与血管内皮祖细胞

    血管内皮祖细胞是一类能循环、增殖并能直接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的前体细胞.研究血管内皮祖细胞对于了解成人生理性和病理性血管形成的过程有重要意义,而细胞因子尤其是造血调控相关的细胞因子作为体内的细胞刺激物质对血管内皮祖细胞也有重要作用.本文将对血管内皮祖细胞和一些造血调控相关的细胞因子(G-CSF、EPO、HAPO和IL-18)的关系及其可能的信号传导途径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郑培浩;黄有章;杨平地 刊期: 2005- 05

  • 血液中ATP含量随保存温度和保存时间变化的规律性研究及数学建模

    为了研究血液中ATP含量随保存温度和保存时间变化的规律性并建立数学模型,以ATP含量作为血液质量的评判指标,对4-32℃区间不同保存温度条件下血液的质量变化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得出系列经验数据.结果表明:假设ATP的浓度y=f(d,t,s)是时间d、温度t和起始浓度s的连续函数,利用数理统计中的线性回归理论对模型加以拟合,得到了ATP浓度随保存温度和保存时间变化的一般数学物理方程,根据方程推算在4、......

    作者:任素萍;李成岳;刘安;郑建弘;钟仕增;韩颖 刊期: 2005- 05

  • 牛、猪红细胞表面异种抗原改造的比较

    把动物红细胞输用给人,即异种输血,可以缓解目前血源紧张的矛盾,但牛和猪的红细胞与人的血浆发生强烈的凝集反应,不能直接输用.本研究首次对牛和猪红细胞表面抗原进行修饰改造,并对改造后的猪、牛红细胞进行比较,从而为开拓丰富来源、安全有效的人血代用品奠定基础.使用基因重组的咖啡豆α-半乳糖苷酶清除牛和猪红细胞表面的主要异种抗原-α-Gal抗原,结合使用化学材料甲氧基聚乙二醇(mPEG)修饰遮蔽牛和猪红细胞......

    作者:檀英霞;李素波;王捷熙;章扬培 刊期: 2005- 05

  • 献血者血小板1-16抗原基因遗传多态性分析及已知HPA型供者数据库的建立

    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人类血小板抗原(humanplateletantigen,HPA)基因多态性,根据分布频率来判断HPA抗原不配合比率以及抗体产生的机会,确定有临床意义的血小板抗原系统,并建立邯郸地区血小板基因频率数据库和供者库.采用SSP-PCR方法对邯郸地区148名随机献血者进行HPA1-16抗原32个等位基因的检测分析,并与不同人群的分布频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每个样本均检测到HPA-1a、......

    作者:孙国栋;段现民;张彦平;尹志柱;牛小利;李艳凤;牛海江;赵有良 刊期: 2005- 05

  • β模块配型技术的建立

    本研究目的是建立β模块配型技术.采用盐析法从全血中抽提DNA,采用PCR和GeneScan技术进行β模块配型.结果表明:①在检测的100例样本中,扩增出的DNA片段长度不一,其范围为91-197bp;共形成4个相对较集中的区域,分别为91-93bp、105-113bp、125-139bp、177-197bp,其中所有样本均存在91bp的片段.②在样本中不同长度的DNA片段的个数呈现高度多态性,其范......

    作者:朱发明;吕沁风;章伟;张海琴;傅启华;严力行 刊期: 2005- 05

  • 以海藻糖为添加剂冷藏保存血小板悬液的研究

    本研究探讨以海藻糖(trehalose)为添加剂的血小板悬液冷藏保存方法.采用核素标记法检测血小板生存时间,用比浊法测定血小板聚集率,诱导剂为终浓度11.2μmol/L的ADP.采集兔心脏血,按常规方法制备浓缩血小板悬液(PCs),在悬液中加入50mg/ml的海藻糖,37℃水浴4小时后,放于4-8℃冰箱保存,冷藏12天后,测定血小板聚集功能和输入自身体内后的生存时间.结果表明:常温和冷藏储存24小......

    作者:黄成垠;唐荣才;蔡莉;崔芸;刘璐 刊期: 2005- 05

  • 冷冻干燥血小板保存技术研究

    为了探索新的血小板保存方法,对血小板进行了冷冻干燥的研究.采用乙醛对血小板做预处理,在冷冻干燥过程中为了稳定血小板的结构,加入了人白蛋白或海藻糖作为保护剂,并对再水化液进行了筛选.对冷冻干燥后的血小板进行了形态学观察和表面膜糖蛋白表达的检测.结果表明,乙醛处理后血小板的回收率基本稳定在60%以上,血小板的聚集活性与处理前相比有轻微的降低;5%人血白蛋白冷冻干燥保护液的保存效果明显优于40mmol/......

    作者:曹伟;王艳;靳鹏;刘安;裴海云;祝瑞泉;叶初燕;韩颖 刊期: 2005- 05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