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报道血液学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研究论文,包括实验血液学,分子血液学,临床血液学,肿瘤血液学,免疫血液学,移植血液学,输血学,止血与栓塞,血液病新药和新诊疗措施等。本刊面向生物医学科研单位学者、医学院校相关教学人员和临床医务工作者。本刊设“论著”,“研究报告”和“综述”三大栏目。血液学领域的中高级科技人员为本刊主要撰稿群和读者群。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实验血液学杂志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4423/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4423/R
邮发代号: 2-389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34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 主管单位:实验血液学杂志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1-4423/R
- 国内刊号:11-4423/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血友病A患者凝血因子Ⅷ抑制物筛查及分析
本研究通过检测重型血友病A(hemophiliaA,HA)患者凝血因子Ⅷ(FⅧ)抑制物,探讨抑制物阳性患者基因突变情况.选取58例一期法检测FⅧ:C均小于1%HA患者,以APTT法为基础进行FⅧ抑制物筛查,筛查阳性者用Bethesda法进行FⅧ抑制物定量分析.以基因组DNA为模版,对抑制物阳性患者FⅧ12、14、16外显子进行基因扩增,PCR产物通过直接测序检测突变情况.结果表明:58例HA患者中......
作者:张傲利;杨林花;刘秀娥;赵华;张建华;董春霞;齐喜玲;秦秀玉 刊期: 2011- 04
-
ITP患者脾细胞分泌IL-18及IL-18结合蛋白的研究
本研究旨在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脾脏单个核细胞培养后IL-18,11,48结合蛋白(bindingprotein,BP),IFN-γ,IL-4等细胞因子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常规无菌制备脾单个核细胞,置含PHA(phytohemag-glutinin)10μg/ml,10%胎牛血清的RPMI1640完全培养基中,于37℃、5%CO2条件下培养;分析ITP患者及正常对照者脾单个核细胞分泌......
作者:单宁宁;王欣;姜玉杰;隋潇徽;李颖;刘新;侯明 刊期: 2011- 04
-
Wnt3a基因修饰减轻阿糖胞苷诱导的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损伤的体外研究
本研究探讨Wnt3a基因修饰对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抗阿糖胞苷损伤的作用.通过重组腺病毒系统感染小鼠MSC,建立能够稳定高效表达Wnt3a基因的基因修饰MSC;在体外培养体系中加入不同浓度的阿糖胞分别诱导对基因修饰MSC与未经基因修饰MSC的损伤,设置对应的对照,通过CCK-8法、流式细胞术检测MSC的生长增殖以及凋亡情况;用Westernblot测定MSC中与细胞凋亡有关的BCL-2蛋白......
作者:鲁光;李振宇;牟伟伟;何徐彭;潘秀英;徐开林 刊期: 2011- 04
-
含人AGM区基质细胞对小鼠胚胎干细胞诱导体外分化为造血干/祖细胞的作用
为探讨人主动脉-性腺-中肾(AGM)区基质细胞对小鼠胚胎千细胞(embryonicstemcells,ESC)体外诱导分化为造血干细胞(HSC)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将小鼠E14ESC诱导为拟胚体(EB),收获的EB细胞以Tran-swell非接触共培养体系分别在人AGM区、胎肝(FL)或骨髓(BM)基质细胞饲养层上进一步诱导分化,分为EB对照、AGM诱导、FL诱导、BM诱导、AGM+FL诱导和AG......
作者:蔡耘;张绪超;陈惠芹;吴北燕;黄绍良 刊期: 2011- 04
-
铁过载骨髓造血细胞体外模型的建立及其对造血的影响
本研究通过铁与骨髓单个核细胞共培养,建立铁过载骨髓造血细胞模型并观察其对造血功能的影响.在体外培养骨髓单个核细胞的过程中,在培养液中添加枸橼酸铁铵(FAC),使细胞铁过载,建立铁过载骨髓造血细胞模型,然后检验这一过程中造血细胞的凋亡水平、造血集落形成(CFU-E、CFU-GM、BFU-E和CFU-mix)和CD34+细胞的计数变化.再用去铁胺(DFO)祛铁,观察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发现:在不同时间......
作者:谢芳;赵明峰;朱海波;肖霞;徐新女;穆娟;李玉明 刊期: 2011- 04
-
胎儿和成人骨髓间充质千细胞体外造血支持能力的比较
胎儿出生以后,造血干细胞(HSC)才从胎儿的肝脏和脾脏转移到骨髓,这一过程可能由不同的造血微环境中的信号分子所介导.间充质干细胞(MSC)是骨髓微环境中间质细胞如成骨细胞、内皮细胞的前体祖细胞.研究者推测,胎儿出生前的骨髓可能并不特别适合HSC生长.然而,该假说尚缺乏直接的证据支持.本研究通过对胎儿和成人骨髓MSC的造血支持能力进行比较,拟为此提供证据.成人骨髓MSC来源于3位健康供者,胎儿骨髓M......
作者:刘蒙;杨少光;邢文;卢士红;赵钦军;任红英;池颖;马凤霞;韩忠朝 刊期: 2011- 04
-
非霍奇金淋巴瘤中增殖指数K Ki-67及其临床价值
本研究旨在探讨Ki-67增殖指数(Ki-67PI)与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分型及生物学行为间的关系及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临床特征及预后中的价值.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期间在我院经病理诊断确诊的NHL病例542例,所有病例均经免疫组织化学检测Ki-67PI.分析其中初治且病例资料完整的DLBCL患者82例并对其进行临床研究.结果表明,依据WHO(200......
作者:李佳;胡荣;廖爱军;石卉莹;杨威;刘卓刚 刊期: 2011- 04
-
老年非霍奇金淋巴瘤继发急性肿瘤溶解综合征的临床病理学特征
本研究旨在提高对老年恶性淋巴瘤患者发生急性肿瘤溶解综合征(acutetumorlysissyndrome,ATLS)的临床病理特征的认识,探讨其诊断和治疗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2007年本科收治的两例恶性淋巴瘤老年患者发生ATLS前肿瘤的进展情况,以及发生ATLS后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特点和治疗反应等临床资料,探讨ATLS的临床病理特征.结果表明,2例高危非霍奇金淋巴瘤(弥漫大B细胞型)患者发病前......
作者:张文英;杨波;卢学春;刘洋;杨洋;朱宏丽 刊期: 2011- 04
-
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WT1基因的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本研究建立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WT1基因(AML)mRNA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采用SYBRGreenI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30例初治AML患儿、12例缓解期患儿(30份)、18例复发患儿,30例细胞形态学正常人的骨髓标本中的WT1基因的表达水平,并动态检测20例初治患儿WT1基因的表达.以ABL为内参照,采用2(-△△ct)法计算其相对表达量.结果表......
作者:张熔;孙怀强;李戈;白峰岩;杨阳;景清;石毓君;杨季云 刊期: 2011- 04
-
大剂量甲氨喋呤治疗180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疗效、副作用和血药浓度监测意义
本研究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大剂量甲氨喋呤(HD-MTX)为主的HD-MTX-CF+VDT方案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髓外防治中的作用及意义,并分析HD-MTX的毒副作用及动态MTX血药浓度监测在该方案中的重要作用,以避免或减轻HD-MTX的毒副作用,及时调整亚叶酸钙(CF)的解救剂量或必要时与以血浆置换,保证化疗的安全性及降低患儿骨髓外复发的几率.对180例ALL患儿先后进行380次HD......
作者:王弘;迟昨非;李爽;王秀丽;郝良纯 刊期: 2011- 04
动态资讯
- 1 微小RNA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 2 荷斯坦奶牛红细胞作为异种血源的研究
- 3 α-半乳糖苷酶及其在输血等方面的应用
- 4 汉防己甲素与5-溴汉防己甲素逆转耐药机制与降低MRP7表达水平有关
- 5 凝胶卡血型鉴定正反不一致的原因分析
- 6 PD与VAD方案对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比较
- 7 两种化疗方案对于TEL-AML1融合基因阳性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疗效比较
- 8 两种剂量r-ATG联合CsA治疗儿童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比较
- 9 多西他赛诱导HL-60/ADR细胞凋亡及对P-gp、BCL-2、BAX蛋白表达的影响
- 10 Th17/Treg比值变化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急性GVHD发生中的意义
- 11 利用肠激酶加工融合蛋白的方法制备rhlL-11
- 12 CAR技术在多发性骨髓瘤治疗领域的研究进展
- 13 复方丹参液对大鼠失血性休克合并凝血功能紊乱的治疗作用
- 14 第二次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植入失败的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研究
- 15 蛋白磷酸酶2A催化亚基β(PPP2Cβ)过表达慢病毒载体系统的构建及对K562红系分化的影响
- 16 RPS27a沉默增强K562细胞对SAHA的药物敏感性
- 17 慢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同种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后复发时停用CsA逆转嵌合体2例
- 18 携带人VE-cadherin基因的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其在Sup-B15白血病细胞株的表达
- 19 原钙粘蛋白15对NK/T细胞淋巴瘤的诊断价值
- 20 ABO血型不合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采集及移植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