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报道血液学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研究论文,包括实验血液学,分子血液学,临床血液学,肿瘤血液学,免疫血液学,移植血液学,输血学,止血与栓塞,血液病新药和新诊疗措施等。本刊面向生物医学科研单位学者、医学院校相关教学人员和临床医务工作者。本刊设“论著”,“研究报告”和“综述”三大栏目。血液学领域的中高级科技人员为本刊主要撰稿群和读者群。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实验血液学杂志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4423/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4423/R
邮发代号: 2-389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34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 主管单位:实验血液学杂志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1-4423/R
- 国内刊号:11-4423/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白细胞介素-11在白血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
白细胞介素-11(IL-11)是一种多功能细胞因子,可直接作用于骨髓造血祖细胞、巨噬细胞、T细胞、上皮细胞和肝细胞,具有促进造血、调控免疫、抗炎和保护黏膜上皮等功能,临床前研究和临床试验已表明IL-11可促进白血病患者化疗后血小板恢复,在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可防治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维持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并可协同G-CSF动员造血干/祖细胞进入外周血.本文对IL-11在白血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和研究进......
作者:张秋荣 刊期: 2004- 05
-
STI571耐药机制及其对策的研究进展
STI571是BCR-ABL酪氨酸激酶靶向抑制剂,是一种新型的抗肿瘤制剂,已成功应用于白血病的治疗.尽管该药可以有效的抑制BCR-ABL酪氨酸激酶活性,但仍有相当一部分白血病患者对其产生耐药性.本文就近年来STI571的耐药机制及其对策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周霞;侯健 刊期: 2004- 05
-
出血性蛇毒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成分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出血性蛇毒能专一性诱导血管内皮细胞(vascularendothelialcells,VEC)凋亡,研究人员已从中分离出5种VEC凋亡诱导成份,其中2种为L-aa氧化酶类,3种属于金属蛋白酶/解整联蛋白家族.研究证实前者可通过氧化VEC细胞膜上的L-leu产生H2O2而诱导其凋亡,后者则通过干扰膜整联蛋白与其配体的结合而使VEC凋亡.在由蛇毒诱导的VEC凋亡过程中,p53和bcl-2基因表达增加,......
作者:赵启韬;解琨;张捷;苗俊英 刊期: 2004- 05
-
HLA-Cw研究进展
HLA-Cw属于经典的HLA-Ⅰ类基因,HLA-Cw分子与HLA-A、B分子一样具有高度多态性,广泛分布于有核细胞表面,不仅呈递内源性多肽给CD8+T细胞,诱发特异性细胞杀伤效应,还可作为NK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的配体参与免疫反应.因此,HLA-Cw与疾病相关性研究、在移植免疫、抗病毒、抗肿瘤免疫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
作者:马红京;肖露露;郭坤元 刊期: 2004- 05
-
小鼠H-2半相合非清髓同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模型的建立及其相关研究
为了探讨小鼠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H-2)半相合非清髓移植中预处理方案的可行性、移植后的造血重建、嵌合体水平及GVHD的发生情况,以CB6F1小鼠为受鼠,分为3组,移植前5天开始给予预处理,A组给予清髓(10.5Gy)预处理方案,B组给予全身照射(2Gy)+Ara-C+Cy,C组为全身照射(2Gy)+Ara-C+Cy+F1u,对所有受+1×/6小鼠混合细胞悬液(2×107骨髓细胞鼠均未进行GVHD防......
作者:李俭杰;张毅;张明伟;侯春梅;吴英;毛宁;艾辉胜 刊期: 2004- 05
-
ABO血型不合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血清EPO水平动态检测及其意义
为了评价红细胞生成素(EPO)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动态变化及其意义,应用ELISA方法测定ABO血型不合患者移植后EPO水平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血清EPO水平在0天和2周时高,分别为233.73±81.95mU/ml和226.07±113.87mU/ml(P>0.05),以后血清EPO水平显著下降,4周时为128.49±108.92mU/ml(P<0.05),血型转变后降至73.07±68......
作者:鲍立;黄晓军 刊期: 2004- 05
-
供体细胞嵌合率的动态定量检测在供体淋巴细胞回输中的应用
为了探究供体细胞嵌合率(DC)的动态定量检测在确定供体淋巴细胞回输(DLI)时机和预测DLI疗效中的作用,应用复合扩增荧光标记STR-PCR结合毛细管电泳方法,对6例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早期复发或移植物被排斥并接受DLI治疗的白血病患者,进行了DC的动态定量检测.结果发现,复发或排斥发生时6位患者DC均出现大幅度下降,介于27.3%-85.7%,4位患者从DC下降(<90%)到出现临床复发或......
作者:唐晓文;吴德沛;常伟荣;朱子玲;阮长耿 刊期: 2004- 05
-
脐血来源树突状细胞的体外诱导及扩增
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脐血的细胞组成,研究加入细胞因子培养前后脐血树突状细胞的变化,探索体外诱导、扩增树突状细胞的方法并进行表型鉴定.选择正常成人外周血9份,脐血12份,分离单个核细胞.在脐血单个核细胞中加入细胞因子GM-CSF、IL-3、SCF和EPO,培养4周.应用流式细胞仪和CD4、CD8、CD19、CD34、CD38、CDla、CD11c及CDw123单克隆抗体测定正常成人外周血、培养前后1,......
作者:练诗梅;王晓波;薛祖光;张旗;孙健;荒木弘一 刊期: 2004- 05
-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的诱导及功能研究
为了研究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细胞诱导成树突状细胞(DC)的方法及其DC的功能,分离25例AML患者骨髓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含有细胞因子rhGM-CSF,rhIL-4,rhTNF-α的LMDM完全培养基中培养8-12天,进行细胞形态学、表型、遗传学及功能测定.结果表明:20/25例自诱导培养的第3天起,在倒置显微镜下可观察到部分细胞体积增大,形态由圆形变得不规则,可见驼峰样或细刺状胞浆突起;......
作者:孟冬梅;赵春亭;吴少玲;王宝中;吕振华 刊期: 2004- 05
-
从K562细胞中提取热休克蛋白GP96及其对人树突状细胞分化和功能的影响
本研究旨在建立从K562细胞系中提取热休克蛋白GP96的方法,进而研究GP96对人树突状细胞分化和功能的影响.采用蛋白分离提纯技术,将K562细胞裂解,经饱和硫酸铵沉淀、亲和层析、离子交换层析后提纯出热休克蛋白GP96,用SDs-PAGE凝胶电泳和Westernblot方法对其进行鉴定.将提纯的GP96加入从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诱导培养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DC)中,通过流式......
作者:陈以娟;史斌;王申五;崔建英 刊期: 2004- 05
动态资讯
- 1 利用CRISPR/Cas9技术敲除LSD1基因显著抑制人慢性髓系白血病K562细胞的增殖与CD235a的表达
- 2 孕妇血浆游离胎儿DNA中缺失型α-地中海贫血的检测
- 3 间充质干细胞促血管新生的研究进展
- 4 DC-CIK联合化疗治疗初发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及对其Treg细胞功能的影响
- 5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分子病理诊断探讨
- 6 陕西地区10165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HLA-A/B/DRB1座位罕见等位基因确认与分析
- 7 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征及其对不同生长因子的反应
- 8 脐带血血浆分离培养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及体外扩增人脐血CD34+细胞的研究
- 9 PML在血液肿瘤干细胞中的研究进展
- 10 全反式维甲酸诱导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分化为树突状细胞的实验研究
- 11 VEGF和CXCR4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 12 K562和K562/AO2细胞HLA Ⅰ类分子与MICA/B的表达及其对NK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
- 13 T细胞LFA-1/ICAM-1协同刺激信号的研究进展
- 14 实时定量PCR监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微小残留病
- 15 树突状细胞融合瘤苗体内外诱导特异性抗白血病免疫的实验研究
- 16 α-1,3-N-乙酰半乳糖胺基转移酶基因742C》T 突变导致A2亚型
- 17 猕猴间充质干细胞的培养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 18 125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临床和预后分析
- 19 早期ENKTL患者接受吉西他滨-左旋门冬酰胺酶-奥沙利铂化疗方案与放疗的临床疗效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20 恶性血液病细胞系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基因启动子CpG岛甲基化状态的检测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