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报道血液学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研究论文,包括实验血液学,分子血液学,临床血液学,肿瘤血液学,免疫血液学,移植血液学,输血学,止血与栓塞,血液病新药和新诊疗措施等。本刊面向生物医学科研单位学者、医学院校相关教学人员和临床医务工作者。本刊设“论著”,“研究报告”和“综述”三大栏目。血液学领域的中高级科技人员为本刊主要撰稿群和读者群。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实验血液学杂志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4423/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4423/R
邮发代号: 2-389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34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 主管单位:实验血液学杂志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1-4423/R
- 国内刊号:11-4423/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特发性骨髓纤维化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特发性骨髓纤维化(idiopathicmyelofibrosis,IMF)是一种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chronicmyeloproliferativedisorders,CMPD),以脾增大,幼粒-幼红细胞性贫血,泪滴状红细胞以及不同程度的骨髓纤维化和髓外造血(extramedullaryhaematopoiesis)为特点.本文对特发性骨髓纤维化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发病机制,诸如酪氨酸激酶受体突变、......
作者:徐祖琼;孙雪梅 刊期: 2007- 06
-
破骨细胞参与调控骨髓造血微环境
骨髓造血微环境存在于全身骨骼的骨髓腔内,是机体造血以及免疫细胞发育的场所.骨髓造血微环境中的破骨细胞由造血干细胞分化发育而来,在骨重塑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破骨细胞与微环境稳定、应激时造血干祖细胞动员及骨免疫密切相关.深入探究破骨细胞与骨髓造血微环境中其它细胞的相互关系,有利于寻找造血、骨免疫疾病和肿瘤等方面新的治疗策略.本文就破骨细胞的发育来源与鉴定、破骨细胞与造血干细胞动员的调节及......
作者:朱恒;江小霞;毛宁 刊期: 2007- 06
-
1磷酸鞘氨醇及其G蛋白偶联受体的免疫调节功能研究进展
1磷酸鞘氨醇(sphingosine-1-phosphate,S1P)是一种具有重要生物学活性的溶血磷脂,它作为第一信使与各种免疫细胞膜上相应的G蛋白偶联受体相互作用发挥不同的免疫调节功能.S1P可抑制T细胞的增殖,并抑制活化的CD4+T细胞分泌IFN-γ和IL-4.S1P对T细胞、B细胞、树突状细胞和NK细胞都具有趋化性,其主要效应是通过其受体S1P1介导调节淋巴细胞再循环和组织分布.S1P对调......
作者:朱海燕;达万明 刊期: 2007- 06
-
三氧化二砷应用于淋巴瘤的基础及临床研究进展
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取得成功后又被实验性用于淋巴瘤的治疗,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此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发现三氧化二砷通过多种途径发挥抗淋巴瘤效应,且很多物质能够增强或减弱这种效应,三氧化二砷治疗对其他化疗药物不敏感的复发及难治性淋巴瘤仍有一定效果且毒副作用小,提示三氧化二砷是一种极具潜力的治疗淋巴瘤的新型药物,现就相关基础及临床研究成果进行综述.......
作者:李凌浩;李惠民 刊期: 2007- 06
-
骨髓瘤的骨质破坏发生机制研究进展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myeloma,MM)是以进行性骨质破坏、多发性溶骨病变等为特征的B细胞分化终末期恶性肿瘤.其机制的关键在于破骨细胞被激活的同时成骨细胞活性受抑,终造成骨代谢失衡.近年来,骨髓瘤骨病(myelomabonedisease,MBD)分子生物学研究取得很大进展,本文对相关因子,如NFκB受体激活蛋白(RANK)、NK-κB受体激活蛋白配体(RANKL)、护骨蛋白(0PG)......
作者:周莉莉 刊期: 2007- 06
-
ABO反定型试剂红细胞的质量控制
已知血型的试剂红细胞是ABO血型的血清学鉴定中检测抗体必不可少的试剂.为了提高ABO血型检定结果的准确性,解决自制试剂红细胞无标准和无质控的问题,本研究组建立了ABO反定型试剂红细胞的质控方法,进行了试剂红细胞的特异性和亲和性检测、振荡检测、流式细胞术和原子显微镜观察.通过筛选建立了质控参考品,并在此基础上确定质量检定标准及质控方法,同时对制备的3批次试剂红细胞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的反定......
作者:刘淑红;徐华;吴海涛;赵永岐;范明 刊期: 2007- 06
-
HLA-B新等位基因B*3936的确认和测序分析
本研究确认HLA新等位基因HLA-B*3936并分析其序列.先证者为脐血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样本DNA抽提采用PEL-FREEZ抽提试剂盒,利用单链特异性引物PCR方法扩增先证者HLA-B基因的第2-4外显子,对PCR产物直接进行第2、3、4外显予双向测序分析.结果显示:先证者样本中存在2个HLA-B等位基因,其中1个等位基因为HLA-B*4002,另1个经Blast验证确定为新的等位基因,新的等位......
作者:戴卫健;章伟;何俊俊;王炜;韩浙东;朱发明;严力行 刊期: 2007- 06
-
二甲亚砜对血小板冻存中功能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本研究探讨二甲亚砜(DMSO)对血小板冻干保存中激活的抑制作用.以CD62p和PAC-1表达作为血小板的激活标志,CD62p和PAC-1再表达和血小板大聚集率作为评价血小板功能的指标.对血小板经离心、洗涤及海藻糖负载等预处理过程中加与不加DMSO的实验组,分别进行血小板膜表面糖蛋白CD62p和PAC-1表达及再表达的流式细胞术(FCMs)分析,血小板大聚集率和血小板平均体积(MPV)的测定,研究D......
作者:周俊;刘景汉;金玉;欧阳锡林;杨连贵 刊期: 2007- 06
-
HLA相合亲缘供受者自然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基因的分析
本研究分析HLA相合亲缘关系供受者自然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基因分布情况并探讨其KIR相合的可能性.采用Luminex流式技术和测序方法检测HLA-A,-B,-Cw和-DRB1位点;利用序列特异性引物PCR法(PCR-SSP)检测KIR基因.结果表明:在HLA-A,-B,-Cw和-DRB1等8个位点相合的27对亲缘关系供受者样本中检出17个KIR基因,其中KIR3DL3、KIR3DP1......
作者:朱发明;姜侃;吕沁风;章伟;何吉;许先国;严力行 刊期: 2007- 06
-
实时定量PCR监测B细胞恶性肿瘤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IgH水平及意义
本研究评价实时定量PCR(RQ-PCR)技术检测IgH水平对B细胞恶性肿瘤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残留肿瘤细胞监测的意义.采用家族一致性TaqMan探针联合等位基因特异性寡核苷酸(ASO)上游引物技术检测22例B细胞恶性肿瘤患者HSCT前后骨髓单个核细胞的IgH水平动态变化.IgH水平以内参基因GAPDH进行归一化.结果表明,RQ-PCR实验可重复灵敏度为1个拷贝.9例IgH单克隆重排患者......
作者:于珍;王亚非;李增军;周征;徐世才;邱录贵 刊期: 2007- 06
动态资讯
- 1 青黛复方对K562细胞bcr/abl及JWA基因表达的影响
- 2 血循环DNA在淋巴瘤中的定量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 3 高三尖杉酯碱联合伊马替尼对K562细胞诱导凋亡及BCL6表达的影响
- 4 熊果酸诱导Jurkat细胞凋亡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
- 5 HLA-A、-B、-DRB1等位基因多态性与儿童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易感相关性研究
- 6 白血病细胞可变铁池的检测及其意义
- 7 多参数流式细胞术动态监测儿童B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微量残留病的临床意义
- 8 人CD40-Ig融合蛋白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COS-7细胞的表达
- 9 应用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筛选浙江汉族人群中部分稀有血型
- 10 HLA-Cw研究进展
- 11 VEGF及其受体在恶性血液细胞系HL-60及Raji的表达
- 12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血清白介素-35表达水平及其诱导产生的新型调节性T细胞iTR35比例和临床意义
- 13 HLA-B*2705重链的原核表达和活性鉴定
- 14 人羊膜上皮细胞与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对比
- 15 急性髓系白血病靶向治疗研究进展
- 16 人K562白血病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低温冻存方法的研究
- 17 ASXL1突变在髓系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 18 自噬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作用
- 19 重组抗CD25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治疗激素耐药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临床研究
- 20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143例免疫表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