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报道血液学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研究论文,包括实验血液学,分子血液学,临床血液学,肿瘤血液学,免疫血液学,移植血液学,输血学,止血与栓塞,血液病新药和新诊疗措施等。本刊面向生物医学科研单位学者、医学院校相关教学人员和临床医务工作者。本刊设“论著”,“研究报告”和“综述”三大栏目。血液学领域的中高级科技人员为本刊主要撰稿群和读者群。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实验血液学杂志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4423/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4423/R
邮发代号: 2-389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34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 主管单位:实验血液学杂志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1-4423/R
- 国内刊号:11-4423/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TGF-β信号转导通路基因表达差异的研究
本研究旨在探讨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SLL)TGF-β信号转导通路基因表达谱.应用荧光实时定量RT-PCR和包含人TGF-β/BMP信号转导通路上113个基因的芯片分别检测经过FAB分型和免疫学分型的B-ALL患者白血病细胞、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株NALM6细胞、Raji细胞的TGFβ1mRNA及TGF-β信号转导通路上各基因表达谱,以经流式细胞术分选的健康人的外周血B淋巴细胞为对照,比较......
作者:骆社丹;吴勇;陈建华;刘合昆;陈元仲 刊期: 2008- 04
-
慢性髓系白血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整联蛋白表达变化研究
为研究慢性期慢性髓系白血病(CML)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的生长活性及其整联蛋白(inte-grias)的表达水平,并探讨BMMSC在CML发病中的作用,以慢性期CML患者为实验组,健康人为对照组,抽取骨髓液分离单个核细胞行BMMSC体外培养,动态观察细胞形态并进行计数、绘制生长曲线;取第3、4代BMMSC提取总RNA,逆转录,real-timePCR法检测integrinmRNA表达......
作者:陆益龙;余先球;朱彦;巴荣;朱伟;许文荣 刊期: 2008- 04
-
肿瘤相关基因chp2在白血病细胞中表达的研究
为了探讨人类肿瘤相关基因chp2在白血病原代细胞和白血病细胞系中表达的特点,选择24例白血病患者、4种白血病细胞系及10名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用实时定量PCR(RQ-PCR)方法检测chp2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10例正常对照细胞chp2mRNA的表达检出率为80%,阳性的表达量为(0.744±0.682)×103cps/μl.白血病原代细胞和白血病细胞系chp2mRNA的表......
作者:李彬;李洪强;马丽;芦颖;李庆华;茹永新;庞天翔 刊期: 2008- 04
-
β-catenin特异的shRNA干扰对K562细胞作用的初步研究
本研究在探讨β-联蛋白(β-catenin)序列特异的小发夹RNA(shRNA)干扰其表达后对K562细胞生长的影响.采用脂质体介导方法,将含编码β-联蛋白特异的shRNA的质粒转入K562细胞,经G418筛选提高细胞阳性率,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blot分别检测干扰后β-联蛋白转录水平及蛋白水平的表达变化,通过绘制生长曲线、MIT测定及集落培养等方法观察干扰后细胞生长能力的差别.结果发......
作者:李增军;李茜;王国蓉;于珍;李长虹;王亚非;李业楠;邱录贵 刊期: 2008- 04
-
肿瘤相关基因fgfr3 mRNA在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本研究旨在了解白血病细胞中fgfr3基因的表达水平及其和临床的关系.应用RT-PCR法检测4个白血病细胞系及96例白血病患者和14例对照者骨髓样本中fgfr3mRNA的表达,并分析了其与临床指标及染色体异常的相关性.96例白血病患者包括36例AML,29例ALL和31例CML.结果表明:fgfr3基因在K562和U937细胞中有表达,而在HL-60和SHI-1细胞中无表达.AL组和CML组fgfr......
作者:吴静怡;黄亮;熊婕;曹阳;孙立石;刘文励;周剑峰 刊期: 2008- 04
-
骨髓移植后肺部弥漫性病变纤维支气管镜诊断
为了评估骨髓移植术后肺部弥漫性病变诊断中纤维支气管镜检(fibropticbronchoscopy,FB)的应用价值,对2003年11月-2006年3月间18例骨髓移植术后出现肺部弥漫性病变、短期经验治疗效果欠佳的患者行FB,并做支气管肺泡灌洗(BAL)及刷检涂片,其中3例条件许可者加支气管镜肺活检(TBLB).结果发现,18例骨髓移植术后患者10例为肺部感染,8例为非感染性肺部并发症.10例肺部......
作者:王恒湘;张波;刘静;段连宁;丁丽;薛梅;朱玲;闫洪敏;陈惠仁;纪树荃 刊期: 2008- 04
-
R-CHOP方案与CHOP方案治疗初治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研究
为比较利妥昔单克隆抗体联合标准CHOP方案与标准CHOP方案治疗初治CD20阳性的弥漫慢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采用同期(2003年7月至2006年12月)非随机对照的前瞻性研究方法,将69例在我院住院的初治DLBCL患者分为R-CHOP组和CHOP组,其中CHOP组36例,R-CHOP组33例,比较两组的完全缓解率、生存期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显示:R-CHOP组23例(6......
作者:徐卫;李建勇;张智弘;仇红霞;钱思轩;吴汉新;陆化;盛瑞兰 刊期: 2008- 04
-
利妥昔单克隆抗体联合氟达拉滨及环磷酰胺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为了探讨利妥昔单克隆抗体联合氟达拉滨及环磷酰胺(FCR方案)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的疗效,采用FCR方案(2-6个疗程)治疗5例CLL患者,其中2例初治、3例复治.FCR方案包括氟达拉滨25mg/m2第2-4天静脉滴注,环磷酰胺250mg/m2第2-4天静脉滴注,利妥昔单克隆抗体375mg/m2第1天静脉滴注,每28天1个疗程.采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检测微小残留病灶(MRD).结果表明:3......
作者:顾卫军;徐卫;钱思轩;吴雨洁;洪鸣;陈丽娟;吴汉新;陆化;仇红霞;李建勇 刊期: 2008- 04
-
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研究
本研究观察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及不良反应.7例初治患者均采用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另3例复发难治患者中2例采用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1例同时加用米托蒽醌和沙利度胺治疗.结果显示,根据EMBT标准判定疗效,7例初治患者中1例完全缓解(CR),5例部分缓解(PR),1例轻微缓解(MR);3例复发难治患者中2例部分缓解(PR),1例轻微缓解(MR).总缓解率(CR+PR)80%.3例患者在......
作者:王丽霞;陆化;沈文怡;钱思轩;仇红霞;吴汉新;张建富;吴雨洁;李建勇 刊期: 2008- 04
-
白藜芦醇调控白血病JAK1/STAT3信号转导通路的研究
本研究探讨白藜芦醇抗白血病作用的具体分子机制.采用细胞体外培养和免疫组织化学、免疫沉淀法检测白血病细胞L1210p-JAK1、p-STAT3蛋白的表达;建立了L1210白血病腹水瘤小鼠模型,用Westernblot、免疫组织化学测定信号转导分子p-JAK1及p-STAT3的活性.结果表明:白藜芦醇能明显抑制JAK1/STAT3信号转导通路,以时间-剂量依赖的方式下调p-JAK1、p-STAT3表达......
作者:李覃;王伟;李彤 刊期: 2008- 04
动态资讯
- 1 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促进体外培养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
- 2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T淋巴细胞亚群监测的临床意义
- 3 CD4+CD25+调控T细胞及其在移植耐受中的作用
- 4 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早期T细胞数量及功能初步分析
- 5 CD117表达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化疗反应的影响
- 6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移植物抗宿主病防治的临床试验研究进展
- 7 急性白血病细胞CD19和CD20表达比较
- 8 LncRNA KCNQ1OT1在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 9 同一供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输注治疗单倍相合骨髓移植后白血病复发
- 10 长链非编码RNA NONHSAT040475在健康人外周血白细胞中的表达分布
- 11 转染外源性FasL的CD34+细胞诱导同种抗原特异性T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 12 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63例临床分析
- 13 HL-60细胞IRP2 mRNA、TfR mRNA、Fn mRNA的表达关系研究
- 14 孕酮通过ERK途径促进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合成纤黏蛋白
- 15 长期应用葡激酶衍生体对大鼠凝血、纤溶系统影响的研究
- 16 CHOPE方案单用或与沙利度胺联用治疗复发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疗效的比较
- 17 Sysmex CA7000血凝仪试剂仓试剂放置时间对血凝四项检测结果的影响
- 18 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促进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细胞生长
- 19 地西他滨对NB4及K56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 20 二甲双胍抑制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增殖作用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