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报道血液学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研究论文,包括实验血液学,分子血液学,临床血液学,肿瘤血液学,免疫血液学,移植血液学,输血学,止血与栓塞,血液病新药和新诊疗措施等。本刊面向生物医学科研单位学者、医学院校相关教学人员和临床医务工作者。本刊设“论著”,“研究报告”和“综述”三大栏目。血液学领域的中高级科技人员为本刊主要撰稿群和读者群。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实验血液学杂志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4423/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4423/R

邮发代号: 2-389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34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 主管单位:实验血液学杂志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1-4423/R
  • 国内刊号:11-4423/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3年第2期文章
  • VEGF和CXCR4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本研究旨在探索VEGF和CXCR4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及对预后的影响.用ELISA法检测44例初治DLBCL患者和20例健康人血清中VEGF和CXCR4的表达水平,并收集临床资料进行相关性分析和生存分析.结果表明,DLBCL患者血清中VEGF和CXCR4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VEGF和CXCR4的表达水平存在显著正相关(r......

    作者:郭青;王加菊;李芳;杨洪亮;于泳;赵智刚;王晓芳;王亚非;张翼鷟 刊期: 2013- 02

  • PD-L1在淋巴瘤中的表达及其对淋巴瘤增殖和化疗抵抗的初步研究

    为了研究PD-L1(programmeddeath1-1igad)对淋巴瘤增殖及对化疗药物的影响,探讨新的治疗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了PD-L1在淋巴瘤组织及细胞系中的表达情况,用流式细胞术分选的方法得到了高表达和低表达PD-L1的2组A20细胞株,将A20淋巴瘤细胞株接种到BALB/c小鼠身上构建荷瘤小鼠模型,观察肿瘤生长情况,后检测了PD-L1对淋巴瘤常用化疗药顺铂的杀伤作......

    作者:李义;王晶;克晓燕 刊期: 2013- 02

  • 白血病期套细胞淋巴瘤免疫表型分析

    套细胞淋巴瘤(MCL)是一种侵袭性成熟B细胞淋巴瘤,利用流式细胞仪和细胞遗传学等技术发现大部分MCL患者疾病诊断时已处于白血病期,在临床上容易误诊.本研究分析白血病期套细胞淋巴瘤的免疫表型.回顾性分析22例白血病期MCL患者的外周血流式免疫表型资料,所有患者采用原位荧光杂交技术证实均存在t(11;14)易位.流式细胞术分析了CD3、CD4、CD5、CD8、CD10、CD19、CD20、CD22、C......

    作者:赵敏;吴雨洁;范磊;仇海荣;杨慧;张智宏;徐卫;李建勇 刊期: 2013- 02

  • 101例原发胃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及预后分析

    本研究旨在探讨原发胃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primarygastrointestinalnon-Hodgkin'slymphoma,PGI-NHL)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生存因素.对本院15年来收治的101例原发胃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101例PGI-NHL病例占同期NHL的14.49%,其中男性64例,女性37例,男∶女=1.73∶1,中位发病年龄61(18-87)岁;发病......

    作者:宋立娜;岑溪南;欧晋平;粱赜隐;邱志祥;王文生;许蔚林;李渊;王茫桔 刊期: 2013- 02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染色体核型与病态造血和网硬蛋白的相关性研究

    本研究旨在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染色体核型与病态造血及网硬蛋白的相关性.回顾性分析了我院就诊的202例MDS患者的染色体核型、病态造血和网硬蛋白检查结果.染色体核型按国际预后积分系统(IPSS)进行分级.结果表明:染色体核型预后级别与病态造血累及系统数呈正相关(r=0.443,P<0.05).预后好、中、差核型组患者的多系病态造血检出率分别为44.4%,71.4%,96.3%.染色体核型......

    作者:程艳超;孙慧;甘思林;刘延方;谢新生;张秋堂;李涛;高娟 刊期: 2013- 02

  •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脊柱关节炎患者外周血T细胞产生IL-17的抑制作用

    本研究通过观察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对脊柱关节炎(SpA)患者外周血T细胞产生IL-17的抑制作用,初步探索hUCMSC在SpA治疗领域的应用前景.体外分离SpA患者及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PBMNC单独培养或与hUCMSC共培养,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细胞中CD3+CD4+IL-17+(Th17)及CD3+γδTCR+IL-17+细胞比例;应用ELISA检测细胞培养......

    作者:黄志芳;朱剑;吕双红;张江林;陈显达;杜丽欣;杨志岗;宋亚昆;吴东颖 刊期: 2013- 02

  • 直接铺种结合改良组织块培养法可有效分离人骨髓中的间充质干细胞

    骨髓是间充质干细胞(MSC)的重要来源.研究显示,标准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骨髓MSC的效率不高,骨髓小粒是造成该法低效的原因.通过组织块法分离骨髓小粒,再结合标准法,可从单份骨髓标本分离获得更多MSC,然而这种方法费时费力.本研究探求分离骨髓MSC更简单、更有效的方法.收集7例正常人骨髓标本,低速离心沉降,用改良组织块法培养漂浮在液面上层骨髓小粒中的MSC,用直接铺种法培养沉降在底层的MSC.然后对......

    作者:邢文;庞爱明;姚剑峰;李园;石慧;盛梦瑶;周圆;赵迎旭;许明江 刊期: 2013- 02

  • 间充质干细胞系统:解析机体免疫调控和代谢平衡

    间充质干细胞由于其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和临床应用潜能,一直是干细胞研究的热点.这里,我首次提出间充质干细胞系统新概念:自胚胎发育早期,经历整个生长发育全过程的不同胚层、多个发育阶段,将亚全能间充质干细胞到不同等级分化潜能间充质干/祖细胞群体统称为MSC系统.MSC系统的确立具有重要意义:(1)赋予了MSC三大重要生物学特征,即于细胞自身特性、组织微环境功能及免疫调控功能;(2)平衡机体免疫与组织代谢;......

    作者:赵春华 刊期: 2013- 02

  • 重组人凝血因子Ⅸ小基因及其无义突变体稳定细胞株的构建及意义

    本研究构建重组人凝血因子Ⅸ小基因及其无义突变体稳定细胞株并探讨其意义.将人凝血因子Ⅸ(F9)小基因克隆到哺乳动物表达载体pCMV-Tag3B上;利用PCR定点突变技术得到在小基因121位氨基酸位置含有一个提前终止密码子(prematureterminationcodon,PTC)的无义突变体;将构建的F9小基因及其无义突变体分别转染人肝癌细胞HepG2,经G418抗性筛选,单克隆化扩大培养,得到稳......

    作者:王刚;姜博文;杨林花;聂欣;贾辰亮;刘静;申泉;柴宝峰 刊期: 2013- 02

  • r-ATG联合CsA治疗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分析

    本研究探讨兔源抗胸腺细胞球蛋白(r-ATG)联合环孢菌素(CsA)治疗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AA)的疗效并对疗效相关性因素进行分析.以应用r-ATG(剂量为3.5mg/(kg·d)×5d]联合CsA治疗的25例AA患儿为对象,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CD4+/CD8+比值和外周血粒细胞及红细胞膜表面CD55、CD59的表达情况,观察免疫抑制治疗(IST)起效时间、有效率......

    作者:付茹婷;薛红漫;徐宏贵;黄科;方建培;黄绍良;陈纯 刊期: 2013- 02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