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报道血液学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研究论文,包括实验血液学,分子血液学,临床血液学,肿瘤血液学,免疫血液学,移植血液学,输血学,止血与栓塞,血液病新药和新诊疗措施等。本刊面向生物医学科研单位学者、医学院校相关教学人员和临床医务工作者。本刊设“论著”,“研究报告”和“综述”三大栏目。血液学领域的中高级科技人员为本刊主要撰稿群和读者群。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实验血液学杂志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4423/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4423/R

邮发代号: 2-389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34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 主管单位:实验血液学杂志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1-4423/R
  • 国内刊号:11-4423/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3年第3期文章
  • ROS在FTY720诱导U266细胞死亡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本研究探讨活性氧(ROS)在FTY720诱导多发性骨髓瘤U266细胞株凋亡及自噬中的作用.不同浓度FTY720处理U266细胞24h后,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应用Westernblot检测LC3B的表达.结果显示:应用FTY720可引起U266细胞发生凋亡及自噬,自噬的发生可促进细胞死亡.自噬抑制剂BafilomycinA1可降低FTY720导致的细胞生存率下降.应用ROS抑制剂NAC或Ti......

    作者:李迎春;刘卓刚;姚鲲;王慧涵;胡荣;杨威;廖爱军 刊期: 2013- 03

  • 多发性骨髓瘤细胞B7-H3分子的表达与预后和骨质破坏的关系

    本研究探讨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CD138+骨髓瘤细胞中B7-H3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应用流式细胞术及RT-PCR法检测3种骨髓瘤细胞株(RPMI8226、U266和H929)表面B7-H3的表达水平及45例(46例次)多发性骨髓瘤患者CD138+细胞中B7-H3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临床预后及生存时间相关性.结果表明:①B7-H3在骨髓瘤细胞株RPMI8226、U266中高表达,......

    作者:赵丹丹;林梁;葛青;李振宇;何徐彭;徐开林;路瑾;黄晓军 刊期: 2013- 03

  • VD方案和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分析

    本研究探讨VD方案和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到2011年6月我院收治的59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VD组(38例)和VAD组(21例).VD组接受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治疗,3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VAD组接受长春新碱、阿霉素联合地塞米松治疗,4周为1疗程,治疗2个疗程.分别对两组疗效、中位生存时间、1年和2年生存率和不......

    作者:万军 刊期: 2013- 03

  • 以FISH分析MDS患者骨髓病态细胞研究MDS的克隆起源及演变

    本研究探究MDS的病态造血是非特异性的改变还是异常克隆所致,并对MDS患者骨髓细胞中异常克隆的消长变化提供粗略的评估.在骨髓涂片上分析骨髓病态造血细胞,并结合FISH技术研究16例伴有染色体核型异常的MDS患者的克隆来源和演变.结果发现,粒、红两系病态造血细胞及非病态造血细胞中均存在异常克隆,多数病例骨髓病态造血细胞中异常核型的比例均明显高于非病态造血细胞,多数病例粒红两系异常克隆来源的病态造血细......

    作者:付春梅;陈子兴;刘丹丹;张俊;潘金兰 刊期: 2013- 03

  • 病态造血特征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分型诊断价值的探讨

    本研究探讨细胞病态造血特点对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诊断的实用价值.通过细胞形态学、细胞组织化学染色、骨髓病理学检查,分析64例WHO-MDS患者病态造血特点,评估其对于疾病判断的灵敏度、特异性等指标的意义.结果表明,外周血出现原始细胞、巨核细胞,骨髓粒系Auer小体、假性Pelger-Hu(e)r畸形,幼红细胞空泡,微小巨核对于WHO-MDS诊断灵敏度虽然不高,分别为34.4%,3.1%,......

    作者:李佳;张曼 刊期: 2013- 03

  •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裂解物对胶原诱导的大鼠关节炎的治疗作用

    以往的研究表明,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s,MSC)对Wistar大鼠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ollagen-inducedarthritis,CIA)模型无治疗作用.本研究进一步探讨细胞裂解物是否具有CIA治疗作用.在造模4周后,裂解物治疗组CIA大鼠腹腔内注射1×107人骨髓MSC裂解物,阳性对照组CIA大鼠腹腔注射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1mg/k......

    作者:曹小芳;王勇奇;李志勇;郭子宽;王恒湘 刊期: 2013- 03

  • 差速贴壁法分离兔骨髓源性间充质干细胞和内皮祖细胞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本研究探讨一种高效、稳定的从兔骨髓中同时分离培养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s,MSC)和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ProgenitorCells,EPC)的方法并观察其生物学特性.抽取兔骨髓,应用密度梯度分离单个核细胞,采用差速贴壁经纤连蛋白包被并结合EGM-2MV培养基分别扩增MSC和EPC.用台盼蓝法测定细胞传代成活率,通过绘制生长曲线法、MTT法、DNA周期......

    作者:辛毅;刘小希;赵伟;刘飒;李娜;许秀芳;黄益民;罗毅;张宏家 刊期: 2013- 03

  • 人胎盘底蜕膜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胎盘来源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s,,MSC)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相比,具有来源充足、免疫原性低、病毒污染率较低,且无社会伦理争议等方面的优点,使其具有更好的临床应用前景.胎盘组织不但包括来自母体的绒毛膜组织、羊膜组织,还包括来自母体的底蜕膜组织,但底蜕膜来源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我们使用酶消化法分离底蜕膜来源间充质干细胞,通过短串联重复序列分析(S......

    作者:韩之波;王有为;王涛;池颖;杨舟鑫;及月茹;孟磊;杨萍;韩忠朝 刊期: 2013- 03

  •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降低HL-60对阿糖胞苷的敏感性

    本研究探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对HL-60白血病细胞药物治疗敏感性的影响,为研究hUC-MSC对白血病细胞的调节作用提供资料.体外建立HL-60细胞与hUC-MSC的transwell及直接接触共培养体系;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阿糖胞苷对HL-60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检测与hUC-MSC共培养对HL-60细胞细胞周期的影响;应用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Caspase3mRN......

    作者:崔俊杰;池颖;杜文静;杨少光;李雪;陈芳;马凤霞;卢士红;韩忠朝 刊期: 2013- 03

  • 细胞周期抑制剂SNS-032对小鼠造血干细胞生物活性的影响研究

    本研究旨在探讨SNS-032(C17H24N4O2S2)对小鼠骨髓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stemcells,HSC)细胞周期、凋亡、分化及自我更新的影响及其可能的相关机制.利用极限稀释实验检测SNS-032作用前后HSC自我更新的变化,用流式细胞术检测SNS-032作用前后小鼠骨髓细胞Lin-c-kit+Sca-1+及Lin-c-kit+Sca-1-袁型细胞的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变化,......

    作者:祁瑞哲;纪庆;张丽艳;张宇;袁卫平;程涛;高瀛岱;许静 刊期: 2013- 03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