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报道血液学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研究论文,包括实验血液学,分子血液学,临床血液学,肿瘤血液学,免疫血液学,移植血液学,输血学,止血与栓塞,血液病新药和新诊疗措施等。本刊面向生物医学科研单位学者、医学院校相关教学人员和临床医务工作者。本刊设“论著”,“研究报告”和“综述”三大栏目。血液学领域的中高级科技人员为本刊主要撰稿群和读者群。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实验血液学杂志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4423/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4423/R
邮发代号: 2-389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34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 主管单位:实验血液学杂志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1-4423/R
- 国内刊号:11-4423/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白藜芦醇逆转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HL-60/ADR耐药的凋亡机制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逆转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HL-60/ADR耐药的凋亡机制.方法:将HL,60/ADR细胞分为对照组(Control)、阿霉素(ADR)处理组、Res处理组和ADR+Res联合处理组4组.应用CCK-8法测定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阿霉素(ADR)自发荧光强度和细胞凋亡率;RT-PCR法检测耐药基因MRP1、抗凋亡基因BCL-2和促凋亡基......
作者:郭玉楷;史敏;秦永亮;李永军 刊期: 2017- 03
-
新生儿ABO、RhD配合型输血的实验研究
目的:通过新生儿ABO、RhD配合型输血与同型输血(下简称“配合型输血或同型输血”)的病例资料对照回顾性分析,探讨配合型输血在新生儿输血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收集南昌地区2014年1月-2016年10月26例新生儿红细胞配合型输血患者为配合型输血组,根据1∶1配比病例选取26例新生儿同型输血患者为同型输血组,对26例配合型输血组患者的基本资料,血红蛋白水平(Hb)、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
作者:刘威;乐爱平;刘景汉;兰炯采 刊期: 2017- 03
-
新鲜冰冻血浆融化后不同保存时间及温度对凝血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新鲜冰冻血浆融化后不同保存时间及温度下凝血功能的变化,为临床合理有效输注新鲜冰冻血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留取新鲜冰冻血浆40例,在融浆机37℃25min融化后均分为2份,1份于(4±2)℃条件下保存,另1份于(2β±2)℃条件下保存,所有样本在融化后0、4、24、48和72h分别进行血栓弹力图检测,同时进行凝血因子Ⅴ、Ⅶ、Ⅷ、Ⅸ活性以及APTT和PT检测,并对每份样本进行需氧菌和厌氧菌血......
作者:高晓云;王新华 刊期: 2017- 03
-
输注两种不同红细胞对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实验室指标及疗效影响的对比
目的:探究输注2种不同红细胞对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患者实验室指标及疗效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探究的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本院收治的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120例,其中60例患者输血治疗采用输注洗涤红细胞治疗,为甲组;另60例患者输血治疗采用输注去白红细胞治疗,为乙组.查询并记录比较甲组和乙组患者输血治疗前和输血后24h的实验室指标变化情况,对比2组患者的疗效、症状......
作者:高晶晶;朱雄鹏;王明泉 刊期: 2017- 03
-
非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红细胞的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研究非连续密度梯度分离法分离红细胞的影响因素,初步建立Percoll分离液在红细胞分离中的佳操作条件.方法:检测Percoll与1.5mol/LNaC1比例为9∶1、10∶1、11∶1、12∶1、13∶1渗透压情况,选取等渗比例作为佳母液(SIP);以不同密度细胞被充分离心沉降分离,较少存在红细胞滞留、拖带现象作为分离效果评判标准,比较不同红细胞悬液浓度、不同离心力、不同离心加减速度、不同温......
作者:林梦霞;于帅;祝超;黄雅;王海宝;于洋 刊期: 2017- 03
-
103例急性红白血病患者生物学特征与疗效观察
目的:本研究总结分析急性红白血病(AEL)的生物学特征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103例急性红白血病患者肝功能、乳酸脱氢酶、凝血、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特征,通过缓解率、复发率、无复发生存及总生存等指标观察疗效.结果:白细胞、粒细胞、血红蛋白及血小板中位数分别为3.04×109/L、0.67×109/L、66g/L及45.0×109/L,71.1%......
作者:殷悦;占文琪;黄慧芳;张臣青;付丹晖;徐淑娟;胡建达;陈鑫基 刊期: 2017- 03
-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来源微粒在凝血紊乱中的作用研究
目的:评估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promyelocyticleukemia,APL)细胞来源微粒(microparticle,MP)及其携带的组织因子(tissuefactor,TF)在患者高凝状态中的作用,以及化疗/分化治疗药物对MP促凝血活性(pro-coagulantactivity,PCA)的影响.方法:提取5例APL患者和年龄性别相匹配的5例缺铁性贫血患者(对照)的骨髓单个核细......
作者:张迎媚;陈波;吴龙月;侯金晓;付金月 刊期: 2017- 03
-
急性白血病IL-32水平动态变化与病情发展的关系
目的:检测急性白血病(AL)患者的白介素32(IL-32)的表达,探讨其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分别检测82例AL患者和30例健康人血清中IL-32的浓度及其mRNA的表达.结果:与健康人群相比,AL组及其两个分型组(ANLL和ALL)的外周血清IL-32蛋白水平及IL-32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提高(P<0.05).ANLL和ALL处于初诊、PR和复发期的患者......
作者:陈立刚;郭家权;李东东 刊期: 2017- 03
-
Nucleostemin表达下调对p53缺失型HL-60细胞自噬活性的影响
目的:结合前期基因芯片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探讨下调Nucleostemin(NS)表达对p53缺失型白血病HL-60细胞自噬活性的影响,为更深入研究NS非p53依赖性信号通路的关键节点提供依据.方法:在NS-RNAi-GV248重组慢病毒载体下调NS表达的基础上,采用吖啶橙染色、Westernblot和透射电镜技术,检测HL-60细胞自噬活性的变化.结果:重组慢病毒载体成功抑制了HL60细胞中N......
作者:魏园玉;李曌博;张帆;王宁宁;刘帅;岳保红 刊期: 2017- 03
-
Numb在白血病细胞系K562中的表达及不对称分裂研究
目的:以白血病细胞系K562为研究对象,通过观察分化与未分化的K562细胞中Numb的表达改变以及不对称分裂规律的变化,探讨不对称分裂改变在白血病细胞中的作用.方法:氯化高铁血红素(Hemin)诱导K562细胞分化,实时荧光定量RT-qPCR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K562细胞分化后Numb表达的改变.诺考达唑使细胞处于同步化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标记Numb蛋白,应用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处于分裂末期的细......
作者:李正;李欢;李艺辉;徐颖茜;邢海燕;唐克晶;田征;王敏;饶青 刊期: 2017- 03
动态资讯
- 1 三七皂苷对造血细胞AP-1家族转录调控蛋白NF-E2,c-jun和c-fos的诱导作用
- 2 流式细胞术联合检测骨髓细胞CD271、CDl33、CD34的表达与分析
- 3 RHD基因不同转录子表达载体的构建
- 4 PTPN11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 5 齐墩果酸诱导Jurkat细胞凋亡及对PTEN表达的影响
- 6 血液辐照指示卡在血液辐照中的应用进展
- 7 免疫分型用于68例急性白血病的分型
- 8 人脐血CD133+细胞体外短期培养中生物学特性的变化
- 9 吲哚美辛对K562细胞增殖及bcr/abl表达的影响
- 10 白藜芦醇逆转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HL-60/ADR耐药的凋亡机制
- 11 白血病小鼠造血干细胞移植模型的研究进展
- 12 CD3AK/iNOS细胞对慢性粒细胞原代细胞白血病体外净化效应
- 13 6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贫血的分析
- 14 联合转染P53、AS基因对K56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 15 门诊实施非清髓移植治疗451例恶性血液病--Rainer F Storb 2004年在北京的学术报告
- 16 重组人PDCD5蛋白对U937细胞化疗的增敏作用及机制
- 17 调节性B细胞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发病过程中的意义
- 18 microRNA-223调控人胚胎干细胞向树突细胞分化
- 19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细胞遗传学特征分析
- 20 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