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报道血液学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研究论文,包括实验血液学,分子血液学,临床血液学,肿瘤血液学,免疫血液学,移植血液学,输血学,止血与栓塞,血液病新药和新诊疗措施等。本刊面向生物医学科研单位学者、医学院校相关教学人员和临床医务工作者。本刊设“论著”,“研究报告”和“综述”三大栏目。血液学领域的中高级科技人员为本刊主要撰稿群和读者群。

首页>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 主管单位:实验血液学杂志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1-4423/R
  • 国内刊号:11-4423/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7年第03期

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来源微泡的生物学特性

梁晨;王俊辉;邓磊;王路;王一;黄雅静;刘铁强;蔡博;左洪莉;孙琪云;乔建辉;余长林;胡锴勋;艾辉胜;郭梅

关键词:外周血造血干细胞, 微泡, 免疫调节, 造血
摘要:目的:探讨正常人外周血造血干细胞(PB-HSC)分泌的微泡(microvesicle,MV)的免疫调节功能及对造血集落形成的影响.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PB-HSC并培养,收集第48 h上清液,使用超速离心法分离提取MV.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MV形态;采用BCA法定量检测MV蛋白分泌量;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表面标志物.将MV与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共培养,共培养12h后通过共聚焦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MV与PB-MNC的作用方式;共培养48 h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法检测上清中IL-2,IL-6,IL-8,IL-10,IFN-γ及TNF-α的分泌量;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细胞亚群、T细胞激活变化及不同亚群细胞胞内细胞因子染色情况.用甲基纤维素半固体培养基检测MV及MV与PB-MNC共培养48 h后上清液对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集落形成的影响.结果:电子显微镜观察分离得到的MV为卵圆形膜性小囊泡,BCA法检测MV蛋白分泌量为29-110μg.流式细胞术测得MV带有混合标志,其中高表达特异性标志CD63 (85.86%)与干细胞标志CD34(33.52%).共培养12h后共聚焦扫描电子显微镜显示,MV与PB-MNC二者相融合.共培养48 h后,ELISA法检测结果表明,MV可促进PB-MNC分泌IL-6,IL-8,IL-10与TNF-α,而IL-2和IFN-γ水平均无变化明显.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T细胞亚群及T细胞的激活无明显改变.胞内因子染色结果表明,CD11c+细胞内IL-8因子显著增多.集落培养实验表明,MV及MV与PB-MNC共培养48 h后上清液可促进造血集落形成.结论:PB-HSC来源的MV具有免疫调节及促进造血集落形成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