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报道血液学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研究论文,包括实验血液学,分子血液学,临床血液学,肿瘤血液学,免疫血液学,移植血液学,输血学,止血与栓塞,血液病新药和新诊疗措施等。本刊面向生物医学科研单位学者、医学院校相关教学人员和临床医务工作者。本刊设“论著”,“研究报告”和“综述”三大栏目。血液学领域的中高级科技人员为本刊主要撰稿群和读者群。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实验血液学杂志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4423/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4423/R
邮发代号: 2-389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34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 主管单位:实验血液学杂志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1-4423/R
- 国内刊号:11-4423/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腺病毒介导PDCD5基因转移促进依托泊甙诱导的K562细胞凋亡
本研究观察程序性细胞死亡5基因(programmedcelldeath5,PDCD5)重组腺病毒转染K562细胞后对化疗药物依托泊甙的增敏作用.利用AdMaxTM腺病毒载体包装系统,通过同源重组方法构建Ad-PDCD5重组腺病毒及对照腺病毒Ad-null及Ad-eGFP;用不同感染复数将Ad-eGFP、Ad-null或Ad-PDCD5转染人白血病细胞系,实时定量PCR检测PDCD5mRNA的相对表......
作者:阮国瑞;陈珊珊;常艳;李金兰;秦亚溱;李玲娣;郝乐;付家瑜;刘艳荣;黄晓军 刊期: 2007- 05
-
人脐带静脉灌注液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和鉴定
本研究旨在探讨人脐带静脉灌注液中是否存在间充质干细胞及其分离和扩增方法.从正常产妇分娩后的胼带静脉灌注液分离间充质干细胞,观察细胞形态并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其细胞表型和细胞周期,在体外分别诱导其成骨、成脂肪和成软骨细胞分化.结果表明:脐带静脉灌注液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为成纤维细胞样,高表达CD29、HLA-ABC、CD166、CD105、CD73、CD44;不表达造血和内皮标志(CD34、CD45、CD......
作者:刘晓丹;刘兵;李秀森;毛宁 刊期: 2007- 05
-
多克隆细胞系的研究价值——J6-1人白血病细胞系30年研究评述
J6-1细胞系是我国建立的第一株人白血病细胞系,是EBV和HHV-6双重感染的多克隆细胞系.J6-1细胞系建系30年来,从J6-1细胞克隆了许多细胞因子、受体及其他基因,提供了许多有关白血病细胞性质和功能的信息,从而衍生出多项研究课题,而所有这些显示出多克隆细胞系特有的研究价值.本文就30年来J6-1人白血病细胞系的研究作一评述,包括J6-1细胞系的异质性和多克隆性,J6-1细胞群体的生存机制和J......
作者:吴克复;郑国光;马小彤 刊期: 2007- 05
-
套层细胞淋巴瘤细胞系中染色体13q31-q32上miR-17-92基因簇的DNA序列研究
为了研究B细胞淋巴瘤的染色体13q31-q32上miR-17-92基因簇的特点,观察B细胞淋巴瘤中miR-17-92基因簇在基因组DNA水平上是否存在改变,及其对miR-17-92基因簇的表达和与淋巴瘤发生关系的影响.应用PCR和DNA序列测定技术检测Recl、G519和Z138三个套细胞淋巴瘤(mantelcelllymphoma,MCL)细胞系中染色体13q31-q32上miR-17-92基因......
作者:徐卫;李建勇;沈秋丹;李丽;于慧 刊期: 2007- 05
-
大黄素抑制HL-60/ADR耐药细胞增殖和诱导凋亡的作用
本研究探讨中药大黄素(emodin)对人白血病耐药细胞株HL-60/ADR的增殖、凋亡影响及其相应的可能作用机制.采用MTr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集落培养法观察大黄素对HL-60/ADR克隆形成的影响;细胞周期分析、线粒体跨膜电位检测、Caspase-3酶活性检测、AnnexinVFITC/PI法、TdT酶介导的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分析凋亡细胞;RT-PCR及Westernblot法检测......
作者:陈英玉;郑合勇;胡建达;郑志宏;郑静;连晓岚;吕联煌 刊期: 2007- 05
-
白血病细胞中NF-κB调控MDR1基因、P糖蛋白及逆转耐药的研究
本研究探讨NF-κB调控的血液肿瘤细胞抗凋亡机制中是否有mdrl的参与,并通过对NF-κB的抑制希望获得血液肿瘤的耐药逆转,为难治性白血病的治疗探索一条新的道路.取不同终浓度的NF-κB抑制剂PDTC作用的,或者同一浓度作用不同时间后的K562/A02细胞,分别用免疫组织化学加计算机图像分析仪方法半定量检测每1份样本中NF-κB的活性和P-gp的表达,以及用反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方法半定量检测每2份样......
作者:王漪;刘心;张海涛;余敏;王晖 刊期: 2007- 05
-
左旋精氨酸和西洛他唑对血小板体外激活的抑制作用
本实验旨在研究左旋精氨酸(L-arginine)和西洛他唑(cilostazol)在体外对血小板激活的抑制和功能保护作用,为可逆性血小板抑制剂在血小板保存中的应用提供依据.采用对血小板CD62p和PAC-1表达及凝血酶激活后再表达率的流式细胞分析(FCMs)、血小板聚集试验以及血小板凝血活性检测等手段,观察血小板激活、血小板功能状态.结果表明,体外处理后血小板CD62p和PAC-1表达率显著增加,......
作者:周俊;刘景汉;邢颜超;王冬梅;欧阳锡林 刊期: 2007- 05
-
血小板衍生膜微粒对鸡胚绒毛尿囊膜血管新生的影响
本研究探讨血小板衍生膜微粒(platelet-derivedmembranemieropartieles,PMP)对鸡胚绒毛尿囊膜(CAM)新生血管形成的影响.用凝血酶激活血小板释放出PMP,再经高速离心分离出PMP,用流式细胞仪检定PMP,并用BCA法测定PMP的含量.将PMP接种于鸡胚绒毛尿囊膜上,观察PMP对CAM血管生成的影响.结果显示:当PMP的浓度为80μg/ml时,孵育72小时后混合......
作者:陈宝安;仲悦娇;黄成垠;李翠萍;史光耀;肖建宇;唐荣才;丁家华;高冲;孙耘玉;程坚;王骏;赵刚;马燕;宋慧慧;费菲;裴孝平 刊期: 2007- 05
-
B区缺失的人凝血因子Ⅷ基因在293T细胞表达
本研究目的是构建含有人凝血因子Ⅷ(FⅧ)基因的慢病毒栽体,观察其在293T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用限制性内切酶法获得B区缺失的人凝血因子Ⅷ基因(BDDhFⅧcDNA)片段,将其克隆至慢病毒载体pXZ208,构建了慢病毒表达载体pXZ208-BDDhFⅧ;用限制性内切酶法鉴定载体的连接方向,用磷酸钙共沉淀法将重组质粒pXZ208-BDDhFⅧ分别与包装质粒ANRF、包膜蛋白质粒VSV-G共转染293T包......
作者:程海;徐开林;孙海英;杜冰;曾令宇;鹿群先;何徐彭;潘秀英 刊期: 2007- 05
-
低剂量氟达拉滨、环磷酰胺联合供者NK细胞作为非清髓性预处理用于小鼠单倍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
本研究探讨低剂量氟达拉滨、环磷酰胺联合供者异体反应性NK细胞(flu+cy+allo-NK)作为新的非清髓性单倍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haploidenticalHSCT)预处理方案的可行性.利用免疫磁珠富集F1供鼠(H-2d/b)脾脏NK细胞,检测其中Ly49C+、Ly49A+细胞的比例;LDH法检测其异体反应性.建立小鼠单倍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模型,并比较清髓性方案(9GyTBI)、各种非清髓性方......
作者:于津浦;曹水;辛宁;安秀梅;齐静;任秀宝 刊期: 2007- 05
动态资讯
- 1 间期双色双融合荧光原位杂交监测慢性髓系白血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bcr/abl融合基因
- 2 富血小板血浆应用于创伤修复的研究进展
- 3 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及其与急性白血病的关系
- 4 一种检测多种NPM1突变体的ARMS-PCR方法的建立
- 5 降钙素原对合并细菌血流感染急性白血病患者感染转归的预测价值
- 6 单中心191例健康供者应用G-CSF动员造血干细胞的影响因素分析
- 7 PDGF-BB促粒细胞/巨核细胞生长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
- 8 儿童成熟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43例临床及预后分析
- 9 急性白血病流式细胞术免疫分型中系相关抗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析
- 10 抗-H抗体引起血型鉴定困难3例报告
- 11 急性白血病细胞CD19和CD20表达比较
- 12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急性GVHD患者血浆趋化因子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 13 低氧对间充质干细胞的影响
- 14 小鼠胚胎干细胞自我更新的信号调控机制
- 15 CD4+CD25+调控T细胞及其在移植耐受中的作用
- 16 多西他赛对人骨髓瘤细胞RPMI8226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 17 不同缺氧时间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摄糖力和凋亡的影响
- 18 非清髓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嵌合体分析
- 19 28例儿童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临床特点和预后分析
- 20 利用嵌合抗原受体的T细胞(CAR-T)治疗复发和难治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的转化医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