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报道血液学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研究论文,包括实验血液学,分子血液学,临床血液学,肿瘤血液学,免疫血液学,移植血液学,输血学,止血与栓塞,血液病新药和新诊疗措施等。本刊面向生物医学科研单位学者、医学院校相关教学人员和临床医务工作者。本刊设“论著”,“研究报告”和“综述”三大栏目。血液学领域的中高级科技人员为本刊主要撰稿群和读者群。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实验血液学杂志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4423/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4423/R

邮发代号: 2-389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34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 主管单位:实验血液学杂志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1-4423/R
  • 国内刊号:11-4423/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6年第2期文章
  • 高龄进展期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分子亚型对预后及治疗影响——1例分析

    目的:通过1例高龄进展期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largeBcelllymphoma,DLBCL)的临床经过分析,探讨高龄进展期DLBCL发病率、预后、治疗以及分子亚型对预后和治疗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高龄进展期DLBCL患者临床病史、辅助检查、临床诊断标准、治疗方法、活检及尸检病理,探讨高龄DLBCL发病率、治疗现状、分子生物学特点以及分子亚型对预后和治疗影响.结果:该患者入院后......

    作者:辛丽君;杨波;卢学春;尹澎;田野;朱宏丽 刊期: 2016- 02

  • 利妥昔单克隆抗体加甲氨蝶呤对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利妥昔单克隆抗体加甲氨蝶呤对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2月-2011年9月本院收治58例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联合全脑放射治疗,观察组采用甲氨蝶呤联合利妥昔单克隆抗体化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2个周期后的疗效、不良反应、生活质量,并统计两组患者1和3年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2.7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

    作者:罗伟;冀林华;耿惠;马晓静;熊华;尹启超;殷玉娟;余琳;马婕 刊期: 2016- 02

  • 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成人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14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成人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的疗效.方法:收集14例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成人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造血重建,生存和复发情况及1、3、5年总生存率(OS)和无事件生存率(EFS).结果:所有患者中性粒细胞均成功植入,中性粒细胞>0.5×109/L的中位时间为13(10-19)d,13例患者血小板成功植入,血小板>20×109/L的中位时间为......

    作者:魏华萍;赵小利;黄文荣;薄剑;李红华;赵瑜;朱海燕;靖彧;袁磊 刊期: 2016- 02

  •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OCI-Ly3细胞中TALEN介导的microRNA-21基因敲除

    目的:在转染效率极低的血液肿瘤细胞株中探索敲除microRNA基因的有效方法,以方便microRNA基因在血液肿瘤疾病中功能的研究.方法:应用转录激活因子样效应蛋白核酸酶(Transcriptionactivator-likeeffectornuclease,TALEN)介导的基因工程技术敲除人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OCI-Ly3细胞中的microRNA-21(miR-21)基因,然后通过流式细胞仪......

    作者:陈步远;胡建达;林仁章;陈鑫基 刊期: 2016- 02

  • 46例老年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和预后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外周T细胞淋巴瘤(PeripheralT-celllymphoma,PTCL)的临床特点和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4月至2014年8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46例老年外周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特征、预后因素及治疗等;对46例均进行了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11个月(2-64个月).采用Kaplan-Meier方法进行生存分析,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

    作者:王滕滕;赵智刚;杨洪亮;李倩;夏冰;赵海丰;于泳;王晓芳;王亚非 刊期: 2016- 02

  • 不同二线补救化疗方案治疗高龄复发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DICE方案联合利妥昔单克隆抗体和GDP方案联合利妥昔单克隆抗体治疗高龄复发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2008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复发难治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共90例,将其随机分为A组(45例)和B组(45例),分别给予DICE方案联合利妥昔单克隆抗体和GDP方案联合利妥昔单克隆抗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无病生存时间,随访生存率及药物毒......

    作者:刘扬帆 刊期: 2016- 02

  • 151例淋巴瘤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淋巴瘤患者外周血干细胞动员采集过程中各相关因素对干细胞采集量的影响,以期能更好地提高病人干细胞采集的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51例淋巴瘤患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动员采集过程中各种因素对所采集的造血干细胞数量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病理类型、分期、动员方案、采集天数、输注血制品、病程时间及所经历化疗疗程等.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性别、身高、体重、病理类型、分期、动员......

    作者:孙巍;高敏;谢嵘;杨玉琴;胡新阳;张春丽;代新钰 刊期: 2016- 02

  • 原发乳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12例

    目的:探讨PB-DLBCL患者的临床特征、免疫表型、预后因素及治疗策略.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2014年4月收治的12例原发乳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PB-DLBCL)患者进行了回顾性总结.结果:所有患者均因自觉乳腺肿块就诊,行手术切除或肿块穿刺而发现本病.AnnArbor分期Ⅰ期41.7%(5/12),Ⅱ期58.3%(7/12).病理免疫组织化学显示,生发中心型(GCB)来源1例(11.1%......

    作者:黄瑛;王莉;范磊;田甜;屈晓燕;许戟;张闰;徐卫;李建勇 刊期: 2016- 02

  • 46例不同肾脏病理类型的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肾脏病理类型的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不同肾脏病理类型的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根据肾脏病理检查结果,将46例患者分为3组:管型肾病组(24例)、淀粉样变组(15例)、其他类型组(7例).结果:在DS分期中,管型肾病组中70.8%(17/24)分布于Ⅲ期、90.9%(20/24)分布于亚型B,淀粉样变组中53.3%(8/15)分布于Ⅰ期、40%(6/......

    作者:苏于泰;谢新生;孙慧;马杰;万鼎铭;刘延方 刊期: 2016- 02

  • 多发性骨髓瘤M蛋白与梅毒血清学假阳性的关系

    背景:在对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myeloma,MM)患者的常规梅毒血清学筛查实验中发现了假阳性现象.目的:探讨MM的M蛋白与梅毒血清学假阳性的关系.方法:通过免疫固定电泳法(immunofixationelectrophoresis,IFE)对68例MM患者的M蛋白分型,并对其进行非特异性和特异性的梅毒血清学筛查实验,再将筛查出阳性标本进行梅毒血清学的免疫印迹确认实验,后分析多发性骨髓瘤......

    作者:何涛君;莫凡;肖晓友;但巧云;李素洁;张银辉;陆学东 刊期: 2016- 02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