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报道血液学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研究论文,包括实验血液学,分子血液学,临床血液学,肿瘤血液学,免疫血液学,移植血液学,输血学,止血与栓塞,血液病新药和新诊疗措施等。本刊面向生物医学科研单位学者、医学院校相关教学人员和临床医务工作者。本刊设“论著”,“研究报告”和“综述”三大栏目。血液学领域的中高级科技人员为本刊主要撰稿群和读者群。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实验血液学杂志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4423/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4423/R
邮发代号: 2-389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34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 主管单位:实验血液学杂志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1-4423/R
- 国内刊号:11-4423/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CIK细胞输入治疗对老年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外周血免疫细胞水平影响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探究CIK细胞输入治疗对老年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外周血免疫细胞水平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将2004年4月至2015年4月来本院初诊为多发性骨髓瘤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VAD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CIK细胞输入治疗.利用ELISA试剂盒测定血清中IL-17、IL-6和转化生长因子(TGF)-β含量;检测血红蛋白,血沉和血肌酐水平;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疗程结束......
作者:覃仕锋;刘莉 刊期: 2016- 02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迁移和归巢特性的影响
目的:构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与多发性骨髓瘤(MM)细胞共培养体系,探讨共培养后BMMSC对MM细胞迁移和归巢的影响.方法:采用贴壁筛选法培养绿色荧光蛋白(GFP)小鼠BMMSC,建立MM细胞株XG-7细胞和BMMSC间接及直接共培养体系;用CD138磁珠法分离直接共培养的XG-7细胞及BMMSC,用台盼蓝染色计数法检测XG-7细胞的增殖水平、AnnexinV/PI测定细胞凋亡水平、单丹......
作者:张艳丽;傅晋翔;张宏;朱慧玲;欧阳桂芳 刊期: 2016- 02
-
来那度胺联合小剂量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来那度胺联合小剂量地塞米松(Rd)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myloma,MM)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19例MM患者,采用以来那度胺联合地塞米松为主的治疗方案,来那度胺口服治疗剂量为25mg/d,连续服用21d,所有患者分别在化疗周期的第1-4,7-10和13-16天每日口服地塞米松10mg治疗,28d为1个化疗周期,其中有7......
作者:刘海波;陈丽梅 刊期: 2016- 02
-
超高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超高龄(80岁以上)老年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临床特点、疗效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2月至2014年7月在本中心收治的23例超高龄初治MM患者的临床资料.23例MM患者的中位年龄为82岁,均至少合并两种基础疾病;23例患者中1例患者因一般状况极差不能耐受化学治疗,余22例均接受了化疗,其中10例患者接受了含硼替佐米为主的化疗,10例患者接受了马法兰为主的传统化疗,2例接受来......
作者:申曼;江小霞;安娜;张佳佳;黄仲夏;李新 刊期: 2016- 02
-
多发性骨髓瘤合并肾淀粉样变性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评估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myeloma,MM)合并肾淀粉样变性的临床特征、疗效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1月-2015年07月期间新发的22例MM合并肾淀粉样变性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2例患者ISS分期Ⅱ期占77.2%(17/22),Ⅲ期为22.8%(5/22).肾功能损害占36.4%(8/22),贫血占40.9%(9/22),血清白蛋白<35g/L占86.4%(1......
作者:文洪永;甘思林;马杰;谢新生;刘延方;姜中兴;孙玲;刘林湘;王芳 刊期: 2016- 02
-
三氧化二砷上调Beclin-1诱导人骨髓瘤细胞RPMI8226自噬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三氧化二砷诱导人骨髓瘤细胞RPMI8226自噬及其机制.方法:不同浓度As2O3作用RP-MI8226细胞不同时间后,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浓度As2O3诱导RPMI8226细胞的自噬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As2O3作用后RPMI8226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不同浓度As2O3作用后Beclin-1mRNA及蛋白表达的变化.......
作者:郝锦霞;陈颖;任娟;王晓宁;张梅 刊期: 2016- 02
-
MicroRNA-146a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能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MicroRNA-146a(miR-146a)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从健康志愿者骨髓中分离培养BM-MSC,用miR-146a抑制剂或类似物转染细胞,实时定量PCR检测转染后细胞miR-146a表达量.应用分化实验方法比较转染后各组细胞成脂及成骨分化能力的改变情况,了解miR-146a对BM-MSC分化能力的影响.结果:BM-MSC能够诱导分化成脂肪及......
作者:叶勖;王兴兵;汪健;明静 刊期: 2016- 02
-
间充质干细胞成脂分化过程中SREBP-1对SIRT1的调控
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marrowmesenchymalstemcells,BMMSC)成脂分化过程中转录因子SREBP-1对SIRT1的调控作用.方法:通过油红O染色鉴定BMMSC成脂分化;RT-PCR检测AP2、LPL、SREBF-1和SIRT1的mRNA转录水平;Western-blot检测SREBP-1表达水平;染色质免疫沉淀技术验证SREBP-1与SIRT1启动子之间的结合......
作者:胡文龙;曹俊;殷嫦嫦;吴平平;严晨;王子瑶 刊期: 2016- 02
-
悬浮培养的小鼠骨间充质干细胞对T细胞的调节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目的:研究悬浮培养的小鼠骨间充质干细胞(MSC)对T细胞的调节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低吸附细胞培养皿培养小鼠骨悬浮MSC,采用贴附细胞培养板培养小鼠贴壁MSC.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悬浮MSC的形态并进行成骨和成脂肪诱导分化.应用以流式细胞术检测悬浮MSC的免疫表型.收获悬浮MSC和贴壁MSC的培养上清,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和CFSE法比较悬浮MSC抑制T细胞增殖的能力.采用定量PCR分析不同培养上清......
作者:李欣;武文卿;丁丽;刘元林;毛宁;张毅;朱恒;宁守斌 刊期: 2016- 02
-
61例继发性噬血细胞综合征临床治疗及预后分析
目的:探讨继发性噬血细胞综合征(secondaryhemophagocyticsyndrome,secondaryHPS)的病因实验室检查结果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分析,以提高对继发性噬血细胞综合征的认识,了解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海南省人民医院61例继发性噬血细胞综合征患者的病因、实验室检查结果及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预后的两组患者,TG、FIB、SF、ANC、......
作者:黄莉;姚红霞 刊期: 2016- 02
动态资讯
- 1 泛素蛋白酶体途径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 2 新发和完全缓解的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间microRNA差异表达谱
- 3 基于细胞表型异常的流式细胞术检测急性前体B细胞白血病微小残留病
- 4 沉默Sam68基因对Jurkat细胞增殖影响的研究
- 5 转染反义VEGF121 cDNA恢复K562细胞β1整合素的活化功能
- 6 门冬酰胺合成酶启动子区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基因表达量的相关性研究
- 7 NK/T细胞淋巴瘤新治疗进展
- 8 核苷酸剪切修复酶XPD基因多态性与非霍奇金淋巴瘤发病风险的研究
- 9 WT1基因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及急性白血病患者中的表达
- 10 126例急性白血病异常免疫表型分析
- 11 国内首例抗HPA-5b引发的新生儿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检测、诊断及分析
- 12 破骨细胞参与调控骨髓造血微环境
- 13 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血清和尿新喋呤的表达研究
- 14 Foxp3转染小鼠CD4+CD25-T细胞抑制树突状细胞功能
- 15 单倍体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疗效回顾性分析
- 16 NKT细胞与移植物抗宿主病
- 17 外周血血细胞膜表面组织因子在脑梗塞患者的表达及活性的研究
- 18 获得性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合并肝功能损害的初步分析
- 19 Ibrutinib逆转SDF-1α/CXCR4介导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耐药机制
- 20 CAR技术在多发性骨髓瘤治疗领域的研究进展